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近日,中國空軍蘇-35戰機、轟-6K轟炸機、運-8G電子戰飛機等紛紛進行了繞島巡航,海軍現代級改款導彈驅逐艦寧波艦、054A導彈護衛艦湘潭艦也同時繞島。一時間,島內媒體和網友高度關注解放軍艦機的最新動態。一些媒體和網友甚至很篤定地認為,殲-20隱身戰機此前進行的首次海上實戰化訓練,實際就是進行了繞島巡航!只不過由於島內雷達對此一無反應,所以臺軍方根本沒意識到已被殲-20“深情擁抱”了一次……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軍網發佈的殲-20戰機首次出海訓練照片,可清晰看到飛行員的新式頭盔。

對於這樣看似離譜的猜測,如果中國空軍發言人沒宣佈消息的話,是無法證實的。但從殲-20戰機自身優異的隱身性能來看,要悄然完成繞島巡航而不被發現,幾率卻相當高。先不說在空軍自己去年舉行的“紅劍”體系對抗演習等大型演習中,殲-20戰機已經讓精銳的地面雷達部隊好好見識了一下什麼叫四代隱身戰機,就算是外軍,也早已有類似案例。

解放軍報此前報道過,在2016年2月春節之後,東海防空識別區附近有不明飛行目標出現。東海艦隊航空兵蘇-30MK2戰機、戰備值班戰艦、艦載直升機同時趕赴目標空域進行了查證。從公開報道來看,就在同一時間段,4架F-22隱身戰機被部署到了東北亞半島。其後,軍事專家尹卓在央視節目中證實,國產新式反隱身雷達當時探測到了隱身飛機的蹤跡。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國產遠程被動相控陣預警雷達,是一種使用相位控制技術的米波反隱身雷達。

而在國產反隱身雷達裝備前,F-22戰機在2006年被首次部署到東亞之後的那段時間,華北方向數次出現的異常空情事件,之後被證實都可能有F-22的身影。

說回國產隱身戰機殲-20。眾多公開畫面已顯示,殲-20從驗證機時期開始,再到原型機階段,直至試點裝備空軍,但凡飛行時均在進氣道下方掛載了一個專用小設備——龍勃透鏡,它是一個球形的多面折射透鏡,在透鏡兩側形成兩個相互折射並無限放大的影像。掛這個小東西既不是為了收集飛行數據,也不是為了提升戰鬥力。恰恰相反,龍勃透鏡是被用來抵消殲-20戰機隱身性能的!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紅圈中就是龍勃透鏡。

成飛在試飛殲-20原型機時,很早就測試過,如果不掛龍勃透鏡飛行的話,無論軍方還是民用航空部門的空中管制雷達,均對殲-20航跡沒有反應。在殲-20戰機2016年底試點裝備空軍飛行試驗訓練基地後,空軍一開始就對其進行了隱身飛行性能測試。結果得出的結論是,現役最先進的預警雷達(並非反隱身雷達),只能探測到有不明飛行物一閃而過,既無法生成高度、速度、航向等關鍵數據,更別說進行穩定跟蹤並形成引導防空導彈反擊的條件。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中國空軍目前主力防空導彈為紅旗-9等三代防空武器系統。

至於國產反隱身雷達與殲-20隱身戰機的“較量”結果,目前還未公佈相關消息。不過,我國反隱身雷達研發團隊總師已在央視透露過,中國反隱身雷達技術目前領先全球。所以就算有美國“幫助”,某島內除了對彈道導彈的戰略預警雷達,其他地面防空雷達最多也只到三代早期雷達的水平。

這樣的水平對三代機、大型轟炸機可有效發現和預警,但別說對殲-20四代隱身戰機,就算對本機電子干擾能力強大,機載相控陣雷達具備“燒穿”能力的國產3.5代機殲-16、殲-10C,都不一定能穩定跟蹤,更別說形成防空導彈的發射條件。

殲20不掛這個小球,雷達真沒反應,出海時也會帶嗎?

對於某島來說,殲-10C戰機的作戰半徑足夠有效覆蓋了。

說到這裡,絕不是證實島內某些媒體和網友的“腦洞”是事實,只是通過公開資料梳理一下殲-20隱身戰機的隱身性能。依照現在中國空軍的開放、自信程度,如果殲-20戰機真的進行了繞島巡航,從震懾的角度來說,空軍發言人幾乎肯定會在第一時間發佈消息。等那時,島內媒體和網友恐怕就不是猜來猜去了,而是會出一身冷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