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生娃當媽後,最容易被哪6個字打敗?

有一句話叫做:女子本弱,為母則剛。闖過生產的鬼門關,熬過坐月子的艱難,經歷熬夜的血淚史……哪個媽媽不是一路打怪升級,把自己歷練成身經百戰的全能超人?然而,只有當媽後才知道,打敗她們的往往不是這些育兒難題,而是經常從別人口中聽到的6個字——你怎麼當媽的!

女人生娃當媽後,最容易被哪6個字打敗?

Round 1:你怎麼當媽的,寶寶營養胡亂補!

殺傷指數:★★★★★

0-3歲是寶寶生長髮育的黃金時期,如何保證“舌尖上的營養”是每個媽媽心中的頭等大事。寶寶應該吃什麼、怎麼吃本就是一項浩大的工程,但總有人喜歡充當“營養專家”,指責媽媽給寶寶胡亂補充營養,尤其利用“有毒”、“中毒”、“過量”等字眼造成不小的恐慌。比如,雖然我國兒保醫生一致建議寶寶從出生起每天額外補充維生素AD,但還是有人用“每天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會過量中毒”的說法給媽媽做“科普”。其實,維生素AD的補充劑量在可耐受最高攝入量以下都是絕對安全的範圍,即每日科學補充劑量為維生素A 1500-2000 IU,維生素D 400-800 IU。但由於我國屬於維生素A中度缺乏國家,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內流行病學數據均顯示中國兒童維生素A攝入不足的比例非常高。維生素A攝入不足會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導致出現免疫力低下、發育遲緩、身高不達標等問題,還會影響視覺發育和造血功能的正常發展,更易發生貧血。因此,寶寶需要強化維生素AD的協同補充,常見的伊可新維生素AD滴劑就完全符合嬰幼兒的每日需要量,只要媽媽按照說明書每天給寶寶補充一粒完全是安全劑量。

Round 2:你怎麼當媽的,寶寶生病、受傷了!

殺傷指數:★★★★

寶寶體質嬌弱,身體各項機能尚未發育完全,天性又活潑好動,生病、受傷是常有的事。但只要寶寶出現一點意外,總有人跳出來將責任全部推給媽媽,指責她們做得有多糟糕。孩子生病受傷,最擔心、焦急的人一定是媽媽,此時哪怕只是無心的一句話,也可能成為壓垮她們的最後一根稻草,激化無能為力時潛藏在心底的憤怒感,既於事無補,對媽媽來說也很不公平。況且,寶寶的後天免疫沒有完善和穩定,對環境中的抗原異物非常敏感,因而常常以感冒發燒的方式表現出來。但這並不意味著生病是“壞事”,它可以通過對寶寶免疫機制的良性刺激,形成對某些病原體的“免疫記憶”,從而增強寶寶的抗病能力。同時,只要日常注重維生素AD的額外補充,增強戶外運動和鍛鍊,養成規律的飲食和睡眠習慣,寶寶生病的幾率就會逐漸降低。總而言之,當寶寶遭遇生病、受傷或其他意外時,與其將矛頭全部指向媽媽,不如為媽媽施以援手,體諒她們的不易,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共同努力!

Round 3:你怎麼當媽的,光顧工作不著家!

殺傷指數:★★★

時代在發展,“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逐漸被拋棄,新時代女性紛紛走出家門,在職場中一展風采。然而,社會風向又對媽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平衡家庭和工作,還要一人擔負起育兒的重擔。這就導致“媽媽”這一群體越來越陷入尷尬的境地:迴歸家庭,沒有實現個人價值;職場廝殺,又被指責未盡到應盡的責任。但別忘了,婚姻是兩個人的聯結,孩子是父母雙方的責任,一味讓媽媽為家庭付出、奉獻,實際上是一種打著“母愛”旗號的道德綁架。更何況,生而為人,先要學會做自己,才能扮演好媽媽、妻子和女兒的角色,自由選擇想要的生活應該是每一個媽媽的權利。不管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只有竭盡全力實現了自己的個人價值,才能為孩子樹立榜樣,幫助他們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

作為媽媽,既要解決育兒路上碰到的一個個難題,又要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要是偶爾沒有做到位,還會七大姑八大姨跳出來斥責:你怎麼當媽的?可是,這世上沒有不犯錯的人,更沒有完美的媽媽,對這6個字最好回答就是:養自己的娃,讓別人說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