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這篇文章聊影響房價的另一個因素,人口。

從不做標題黨的西瓜君把題目分解成兩部分來講:一、未來20年房價肯定會下降;二、現在不得不買。


人口只要呈現出下降的趨勢,幾乎無法挽回

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廣州

三四十年前提出的:“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現在想想都是一個深刻的命題。

人口紅利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三十年的主要因素,房地產也是當中最大的獲利者,能夠引導大量剛需JP,也基本靠著人口紅利在支撐——兩家三代六個錢包攢出首付是常態。已經是社會中流砥柱的70後、80後暫且不說,90后里有幾個人的首付是自己打工攢出來的?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理念被官媒徹底貫徹,而樓市最終還是需要人口基數的支撐,換句話說看剛需群體的多寡

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17年中國人口結構圖

可以看到人口結構已經有些畸形,而在20年後我們的勞動力人口相對於退休者的比例將嚴重下降,養老負擔加重,生育率更低,直接結果是有房沒人住,間接結果是我們維持不了目前的經濟增長速度,無論是哪一種結果,房子的價格都會下降。


人口會向大城市聚集

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麥肯錫將中國劃分為22個城市群

17年我國的城市化率是58.52%,二十年後將有75%左右,未來我們的13億人口的大多數都將聚集在這22個主要城市群,可以預測的是房價下降的過程是由三四線城市向二線城市蔓延,最後才是一線城市(房產相對保值)。


房子不得不買

在已被河蟹的《》一文中解釋了租房市場不健全的問題。

一個價格合理、信息充分、管理有序的租房市場,其實是最有效減少剛需客群的大水池,將從很大程度上調節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

西瓜君不止一次提到“剛需是個偽命題”,乃人為製造出來的。

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住房本不是剛需,但與戶口捆綁在一起的時候,住房就是剛需; 戶口也不是剛需,但是戶口與教育捆綁在一起的時候,戶口就是剛需。當住房、戶口、教育捆綁在一起,住房就成了年輕人面前必須翻過的一座大山!


結語

每個時期的施政方針必定結合當時國情,以我們現在的標準來評判有失偏頗,蘇格拉底有一句話:“不反思的人生是沒有價值的”,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9號,西瓜君會講“人口老齡化”的問題,題材敏感,只講一次,可能會引起不適,先預警)

明知20年後房子不值錢,你現在卻吃糠咽菜也要買房(艱難抉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