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往期文章回顧:

《 》

《 》

《 》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是你內心的焦慮。


我們看電影,總喜歡閤家團聚、戀人修成正果、正義戰勝邪惡、努力改變的命運的劇碼,而大洋彼岸的觀眾口味更傾向於,悲劇、恐懼、劇情反轉、邪惡也偶爾戰勝正義的劇情。說到底有保障的GJ,人們傾向於冒險帶來的快感,而沒有保障的GJ,人民更喜歡大團圓的結局。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不健全的租房市場是產生剛需的誘因

租過房的都感受過與黑中介、部分唯利是圖的房東鬥智鬥勇的痛苦,到期就漲價,想賣房就轟你出去,退房各種不順,沒有歸屬感和安全感。

置業觀念並非無法改變,前提是有成熟穩定的租房環境,一個價格合理、信息充分、管理有序的租房市場,其實是最有效減少剛需客群的大水池,將從很大程度上調節地產市場的供需關係。

美國首次置業的年齡是40歲、歐洲普遍在30歲以上,而它們做到的是保證國民可以在不買房的情況下也不會有居住的困擾,當然其公租房同樣有環境不佳的問題。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多少人自己搬過家?


房子對我們是終極的自我救贖

我們見識過沒有房子的人是怎樣活著,最弱勢的群體如何掙扎在最底層,當無法依賴ZD的福利時,房子是老百姓留給自己和後代的最後一絲尊嚴。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這樣的焦慮源於我們對未來悲觀的預期,我們看到房價飆升想到的不是未來更好,而是現在不買以後更加買不起,搶房是為了維繫生活和尊嚴而做出的奮鬥。


結語

以上僅為西瓜君一家之言,用詞偏激,只是希望讀者能在這巨大的焦慮中突然清醒,多一些自己關於人生的思考。房子會有,詩和遠方也會有。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逼你30歲之前買房的,不是婚姻和房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