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前言

小米可能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中,將生態做得最完善的一家。一週前,當我和某IT垂直網站主編聊起,打算做小米AI音箱測評時,她笑說自己就是個米粉,因為“米家的東西很好用”。在此之前,我只買過小米的USB充電器和空氣淨化器,對她的說辭稍感意外。當然,做完這個測評後,心裡就釋然了。

制式化造型,大小剛剛好

到手的小米AI音箱,包裝盒大小跟在美亞買的24oz膳魔師保溫杯差不多。紮實的硬紙殼包裝很耐壓,就消費電子產品而言,這對降低物流損耗是個非常有效的方式。包裝盒除了正面的產品照,其他3個側面寫滿各種用途的說明,諸如智能語音助手、智能家電控制以及其他技能(比如音樂、天氣、鬧鐘)。我在技能頁找到了它確切的型號——MDZ-25-DA。考慮到小米之後肯定會有同類產品,尤其是換代型號推出,這將為用戶選購和申請售後服務提供幫助。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小米AI音箱開箱圖

與傳統音箱最大的不同,是智能音箱有自己的CPU等數據處理系統,在這裡就用到了64bit Cortex A53四核1.2GHz芯片。至於我關心的單元配置,標註為“2.25英寸全頻”。這是個非常嚴謹的寫法,官網視頻顯示,有1個2.25英寸的全頻單元向下發聲,同時還有兩個橢圓型被動單元參與其中,向著兩側發聲。不過既然是被動單元,估計就沒有被計入其中。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位於下半部的氣孔,用於聲波的傳送

我相信智能音箱的表現形式,未來肯定會趨於多樣化。幾天前我在機場過安檢,看到他們用機器人造型的人臉識別設備。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如果把智能音箱的外形做成類機器人狀,想來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歡迎。不過目前而言,小米AI音箱這種制式化造型顯然更容易被我所接受:豎長條的立方體,四周做包圓處理。稍感遺憾的是,4個邊角都有一條淡淡的豎線“劃”過,這是所謂的模具線,好在不是很醒目。就個頭而言,其實我不太喜歡亞馬遜Echo Dot這種迷你化身形的產品。作為曾經的音響發燒友,自然明白單元口徑越大、容積越大,聲音的表現就會越全面。如果你僅僅是想讓它做個發聲機器,那又有什麼意義?

因為買過小米的空氣淨化器,所以看到小米AI音箱的第一眼,就想到了它——兩者在外觀造型上居然一脈相承!音箱的上半部是純白的塑制箱體,機身正面保留了小米的Logo。下半部有上疏下密的氣孔,那些氣孔就用來擴散被動單元的聲波(在淨化器上這裡是進風口)。

頂部的設計很巧妙。印象中第一代智能音箱,都比較保守地採取了6個麥克風的包圍式配置,很容易就能識別。至於說另外4個“小點”,個人以為應該是模具的需要。播放按鍵位於最正中,4個方向依次是麥克風打開/靜音、CH頻道切換以及快進和快退。那圈帶有光滑觸感的圓環,居然是音量的增減環,比起純粹的+/-按鍵,是不是更富科技感?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底部做了防滑處理,同時也是電源連接端口

配對簡便,語音操控米家家電很有趣

要實現對小米AI音箱的控制,首先要去下載小米AI的App。

設置過程很簡單,幾乎是按圖索驥一步步往下走而已。進行Wi-Fi配對時,除了先要輸入家庭局域網中的用戶名和密碼外,還需要再連接上某個小米自帶的Wi-Fi來跟進。這個跟我之前配對iRobot掃地機器人時相類似。對了,如果你想要同時連接小米的空氣淨化器,那麼還得下載米家App,只要將它們關聯起來,就能通過語音控制淨化器了。

需要說明的是,和iRobot掃地機器人一樣,暫時這些App控制的家電產品,都只支持2.4GHz網絡,所以必須避開家庭中的5GHz網絡。另外,如果你像我一樣用了TP-Link的用戶限制功能,那麼記得在第一次Wi-Fi添加未果後,去網關App中將新增設備“允許連入”。

一個意外收穫是,那臺被我廢棄很久的小米空氣淨化器得到了“新生”。之前我嫌棄它“低檔無效果、高檔太吵人”很雞肋,其實裝完App發現室內空氣質量、溫度、溼度都一目瞭然了,就又燃起再度使用的念頭。而且就算不去打開米家App,也能用語音控制它的關閉了,新意十足。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頂部有會變色的呼吸燈

小愛同學、小賴同學和小白同學……

要用語音控制智能音箱,至少在目前來看,都逃不脫這一步,就是——喚醒。這是個第一次使用時充滿好奇,三五次後就會倦怠的功能。除非進入到需要持續交互式溝通的子功能菜單中,其他時候我們都必須一遍又一遍喚醒它來實現對話。

小米AI音箱有個非常擬人化的稱呼:小愛同學。你只要對著它說出“小愛同學”,音箱就會回應你。我太太看著好奇,於是跑來中氣十足叫了聲“小賴同學”,你猜怎麼著?其實你就算叫“小白同學”,她也會答應你。我反覆試驗,發現這個四字呼號,如果只是改動其中一個字,基本上都能得到回應;若改動了其中的兩個字,那就得看運氣了。

兩者間的交互回答,還是不夠順暢。好幾次,我讓它音量“小一點”,居然會識別成“大一點”,同樣是調整音量的對話,如果我把語句組織地複雜些,它也會瞬間變得無能為力。因此,儘可能根據App中的提示,以簡單、直白或者說“標準”的語句來提問它,是獲得明確答覆的有效方式。因為這個原因,單純問天氣、定鬧鐘以及選曲播放,通常是識別率最高的。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小米AI音箱 初次見面,請多多包涵

菜單頁面。在App中找到智能音箱;與小米空氣淨化器連通;登錄QQ賬號就能播放QQ音樂

結語:出乎意料的智能音箱初體驗

對於初代產品,能有這樣的交互功能,還是出乎我意料的。雖然有些時候智能音箱與智障音箱僅一字之差,可是我仍然相信,伴隨AI交互的進步,它們會越來越“聰明”,越來越善解人意,從而在生活中帶來更多便利。就好比,如果沒有小米AI音箱的出現,我可能就再也不會去使用家裡的小米空氣淨化器。我覺得,未來我也可能會購買更多小米產品,通過App遠程操控,或者是用智能音箱來啟動。

那麼,它的音質如何呢?一款定價299元,主打智能應用的音箱,在音質上的著力顯然不會太多。我唯一能告訴你的是,只要別讓音量超過80(它直接以數值計量,而非百分比),音樂播放時至少不破音,就算是OK了。相比我們另外測評的天貓精靈X1,可是高了去的。

基本參數

揚聲器單元:2.25英寸全頻

頻響範圍:60Hz~15kHz(-6d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