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繼富士康之後,A股投資者今日又迎來一家“獨角獸”----寧德時代。2017年,寧德時代電池銷量位居全球第一,並超越松下;在國內,寧德時代市場份額也遠超第二名比亞迪。

寧德時代成立於2011年,僅用不到七年時間,就從無名小卒躥升至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公司。11日發行首日盤間大漲44%,報36.20元,市值達到786億元,在A股排名101位。

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招股資金持續擴充電池產能與研發

此次上市,寧德時代得以通過招股,募資近53.52億元,資金將投入與動力電池密切相關的兩個項目。

一是33.52億元用於湖西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預計36個月的建設期結束後,該項目將為寧德時代帶來24GWh的新增產能;二是20億元將用於動力及儲能電池研發項目。

而兩個項目的投資總額依然是140.6億元,其餘87億元資金缺口,寧德時代曾指出,將另外通過多種融資通道,包括自有資金及銀行借款等方式籌集。

通過這兩個項目,寧德時代有望擴大在動力電池產能方面的優勢。據悉,寧德時代高層曾表示,到2020年底希望總產能達到50GWh。

2015年~2017年,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分別為2.19GWh、6.80GWh 和11.84GWh。根據GGII 統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系統銷量連續三年在全球動力電池企業中排名前三位,2017年銷量11.84GWh更是位居全球第一,超越松下。

而在國內市場,寧德時代2017年的市場份額也達到27%,遠超第二名比亞迪的16%。

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2015-2017業績飆漲 迅速成新能源“獨角獸”

從公司招股書顯示,寧德時代2015年~2017年,營收分別為57.03億元、148.79億元及199.97億元,三年內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87.26%。

其中,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15年~2017年,公司動力電池系統銷售收入分別49.81億元、139.76億元和166.57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7.98%、95.55%和87.01%。

在2017年主營業務,也就是動力電池系統、儲能系統、鋰電池材料銷售中,約98.42%收入來自國內,國外收入僅3億元。

在利潤方面,2015年~2017年,淨利潤分別為9.51億元、29.18億元和41.9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110.05%。

寧德時代的國內品牌客戶涵蓋宇通集團、上汽集團、北汽集團、吉利集團、福汽集團、中車集團、東風集團和長安集團等行業內整車龍頭;在國際品牌客戶方面,也已打入寶馬、大眾等國際一流整車企業的供應體系,是國內少數為國際汽車品牌提供動力電池解決方案的供應商。

此外也與蔚來汽車等新興整車企業(包括互聯網車企、智能車企等)開展合作,積極佈局智能汽車領域。

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重視研發與專利 終成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通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發展,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技術研發團隊,形成了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技術研發水平位於行業前列。

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日前曾分析寧德時代的崛起,“鋰電池行業是技術致勝的行業,誰對技術更重視,就更能脫穎而出。”

根據招股書披露,寧德時代2015年~2017年,累計研發投入近30億元,研發費用佔當年營業收入的比例穩步提升且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4.93%、7.62%、8.16%。

截至2017年12月底,寧德時代擁有研發技術人員3425名,其中,擁有博士學歷的119名、碩士學歷的850名,幷包括2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和6名福建省百人計劃及創新人才。

據瞭解,寧德時代建立了涵蓋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測試驗證、工藝製造等領域完善的研發體系,此外還設立“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擁有鋰離子電池企業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的測試驗證中心,參與了《電動客車安全技術條件》、《電動汽車用鋰離子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電力儲能用鋰離子電池》等多個國家、行業規範及標準的制定。

超越松下全球第一 寧德時代“電池大王”上市

新能源汽車 帶動電池猛爆性增長

隨著全球對節能、環保有關行業的發展被高度重視,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範圍內形成共識,未來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GGII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量從2011年的5.1萬輛增長至2017年的162.1萬輛,6年時間銷量增長30.8倍。未來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到600萬輛,相比2017年增長2.7倍。

尤其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十分迅速,2009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發展較快,銷售量從2014年的7.5萬輛,增長到2017年的77.7萬輛。並帶動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迅速發展。

2017年全球應用於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規模為69.0GWh,GGII預計到2022年全球電動汽車鋰電池需求量將超過325GWh,相比2017年增長3.7倍。

2017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為44.5GWh,同比增長44.5%。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漸落地,以及未來鋰電池生產技術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的普及度提高等,GGII預計到2022年中國汽車動力鋰電池產量將達到215GWh,同比2017年增長3.8倍。

2017年,寧德時代的出貨量、裝機量、市場份額均國內第一,遙遙領先國內其他企業,與全球電池巨頭比肩。而國內動力電池行業也面臨重新洗牌,中小企業加速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