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交往習慣

案例:貝貝今年4歲了,媽媽把他送到了幼兒園。 剛剛上學的貝貝不哭不鬧,貝媽非常的欣慰。但是沒過幾天,老師告訴貝媽,貝貝不太合群,大部分時間都是自己玩,不願意跟小朋友分享玩具,也不願意參與到大家的遊戲裡。

這是非常典型的“兒童社會交往不良”。貝貝媽非常的著急,應該怎麼做才能讓貝貝不再出現這種問題呢?

什麼是兒童社會交往不良?

兒童社會交往不良指兒童在與人交往中,由於交往意識、交往方式、自我意識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而表現出不與人合作、不合群的現象。

社會交往不良的兒童表現為膽小、孤僻、害怕陌生人、不願與人交往,或者表現為好衝動、愛發脾氣、愛爭吵打鬧,不受同伴歡迎等。

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交往習慣

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交往習慣

社會交往不良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家庭教育專家指出,造成兒童社會交往不良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家庭因素是主要原因。

1.家庭不良的教養方式。

對兒童過分的溺愛和保護,使兒童唯我獨尊,自我為中心,自主意識差,自立能力弱,適應社會能力差。

有的家庭,父母管教子女的態度不一,發現兒童有社會交往不良時,不能給予及時幫助和引導,而是聽之任之,或過於保護,怕兒童在與別人交往中吃虧,造成兒童過度的防禦心理,缺乏與同學相處、建立良好關係的經驗。

2.社會交往技能不足。

由於沒有接受人際交往技能的指導和訓練,兒童不知道如何有效與他人交往

,所以在與人交往中容易受到挫折,或者交往行為、方式不被同伴所接受,也是造成兒童社會交往不良的重要原因。

3.自我認識因素。

缺乏自信。有些兒童不與同齡人交往的原因是不自信。比如,覺得自己比別人醜,不如其他兒童聰明等。

遇到這種情況,家長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稱讚兒童,讓他們發現自身優點。如果兒童明確地感到自己哪方面能力不足,那麼最好通過幫助他們提高這方面的能力來培養自信。

與缺乏自信相反,恃才傲物、自命不凡、輕視他人,是另一些兒童社交不良的原因。對於這種情況,家長要引導兒童多注意他人優點,讓他們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師”的道理。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兒童面前儘量不要發表瞧不起他人的言論。

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交往習慣

如何讓寶寶有個好的交往習慣

改善兒童社交不良的方法

首先家長通過與兒童、教師、兒童的朋友進行直接和間接的交流,及時發現和分析造成兒童社交不良的主要原因,其次通過以下方法來改善兒童社交不良。

1.正確認知。

使他們瞭解自己存在人際關係方面的問題。需要讓兒童認識到社會交往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認識和分析自己在社會交往方面存在的問題。

成人應有意識地引導兒童喜愛交往,並對其在人際交往中所受的挫折表示同情、理解和關心。

2.技能指導和培訓。

對他們進行社會交往技能的培訓,使他們學會一些處理人際交往關係的技巧。成人要指導具體的交往方法和行為準則。

例如,能和其他兒童共同玩或輪流玩一件玩具,能關心幫助年齡小的同伴,參加集體活動能守紀律、聽指揮,懂得如何接待客人等。對消極的交往活動和不良行為應立即制止。

3.改善家庭教養方式。

改善家庭成員的教養方式,父母意見須統一,要堅持原則,使兒童行為有規範一致性的約束。

兒童有社交不良時,切忌採用負性強化方法,要給予鼓勵支持,讓他們學會不同的處理人際關係方式,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家長還應注意培養兒童的獨立生活能力,因為缺乏生活能力或生活能力低下的兒童往往不受同伴歡迎。

同時,父母對兒童的關心和愛護要適當,對兒童不宜過分誇獎、讚揚,否則易使兒童變得高傲和任性,不願與他人平等交往,從而陷入孤立的境地;對兒童也不宜管得過嚴,這樣會使兒童失去安全感和自信心,不敢與人交往。

4.為兒童創造良好的交往環境。

讓兒童多參加集體活動和同齡人交往,他們會逐步學會怎麼生活,怎麼相處,怎麼玩耍。有許多家長生怕自己的孩子會在集體生活中“吃虧”,便要求兒童自顧自,不要與其他小朋友來往,這樣做表面上似乎是愛兒童,實際上使兒童無法得到群體生活的鍛鍊,勢必會影響兒童的健康成長。

5.培養兒童的自信心和合作能力。

父母應積極創造條件讓兒童與小夥伴一起玩耍。每次遊戲後父母都應比較誇張地表揚兒童玩得好、玩得有趣,增強兒童的自信心,使兒童在玩樂中感受與人交往的快樂。另外,要有意識地培養兒童的合作能力。父母可以交給兒童一些單獨一個人難以完成的任務,鼓勵兒童與別人合作完成,增加他們與別人交往和合作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