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殘局背後:消滅押金正成為C端創業的新門檻

共享單車殘局背後:消滅押金正成為C端創業的新門檻

文|楊舒芳

突然發現,今年是互聯網討債大年。

和易到司機討薪、樂視供應商討債一樣,酷奇、小藍、小鳴、七彩等陷入困境的單車企業們,經過一次次的欠薪風波、押金擠兌發酵,最終也都成功把自己活成了社會新聞。

共享單車二線梯隊出局之後,還留下了押金這樣涉及千萬用戶的社會遺留問題。

從用戶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創業公司想要站上風口的企圖,並對這樣的抱負懷有恰當的同理心。但最起碼,請不要以讓我們變成待宰的豬為代價。

你的野心,不該由我們買單。

誰的風口,誰是豬?

從共享單車誕生之初,媒體就開始質疑押金的去向。為此,摩拜和ofo分別與招行和中信簽署了合作協議,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押金監管。

已經出現問題的小鳴單車和酷騎單車也曾做過類似的宣傳,但先後被銀行打臉。

小鳴單車和酷騎單車都曾聲稱,押金專款專用並已經委託銀行監管,雙方對外宣稱的合作銀行分別為華夏銀行和民生銀行,但均被兩家銀行否認,並明確指出,兩家單車公司開設的僅為一般存款賬戶,銀行沒有第三方監管義務。

拜客科技接盤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後,官方也表態稱只負責運營,押金問題不歸他們解決。

共享單車殘局背後:消滅押金正成為C端創業的新門檻

共享單車的押金亂象,最終引起了監管的注意。

11月23日,交通運輸部發言人吳春耕公開表示,目前交通運輸部已經關注到了部分共享單車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的問題,目前正在會同發改委、銀監會等部門進行調研,儘快制定配套政策。

此外有消息稱,交通部正和銀監會一起調研,極大可能是要對押金賬戶進行監管,徹底實行專款專用,禁止單車企業私自提走押金挪作他用。

同時,屢次受到傷害的用戶,也逐漸開始對押金產生抗拒情緒。

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最近做過一次分享,其中講到一家共享充電寶企業的案例。以前需要押金的時候,用戶掃進去後的第一個頁面是支付一百塊的押金,這導致僅在這個頁面,客戶流失率就高達50%。

從用戶的角度,我們可以理解創業公司想要站上風口的企圖,並對這樣的抱負懷有恰當的同理心。但最起碼,請不要以讓我們變成待宰的豬為代價。

你的野心,不該由我們買單。

C端創業的新門檻

之前,我們在《如果共享經濟走上了O2O的老路,會怎樣?》中,對共享經濟做過一個預判和一個總結。

那還是共享雨傘、共享睡眠、共享圖書等項目扎堆而起的7月,酷騎還在推廣他們的黃金單車,Hi電的花式裁員也還沒開始,市場情緒與格局和現在完全不同。但很多人已經看到了沉默的活火山,沒有爆發,但危險的味道近在咫尺。

當時,我們認為,掛著“共享經濟”名頭的分時租賃行業,和當年的O2O一樣,都是被過度消耗的標籤。最終,它們都會經歷同樣的路徑:製造概念、企業熱捧、大浪淘沙,然後大多數公司都被清洗出局。

這一論斷如今正在變成現實。

當時的另一個總結是,從O2O到共享經濟,移動支付在這個過程中承擔了創業解決方案的角色。或者說,它們之間是一種互相成全的關係:滴滴和快的幫助移動支付完成了最初的推廣任務,移動支付則為網約車這一業務形態的誕生提供了可能性。

那麼接下來,2C創業方向上新的標準化門檻,很可能就是免押金。消滅押金,已成當務之急。

目前我們看到,在多個維度的進展上,趨勢已經出現。

11月19日,騰訊信用分免押金騎摩拜單車在廣州推出,這是騰訊徵信在跳票數年後,第一個重要的場景。作為第二個進入徵信領域的BAT公司,騰訊採取了類似芝麻分的“騰訊信用分”。目前,騰訊信用分仍在試用階段。

同時,共享單車的頭部企業,都開始普及免押金。

11月28日,被永安行全資收購的哈羅單車宣佈加入芝麻信用免押計劃,在長沙、南京等10個城市開通信用免押騎行服務。加上摩拜和ofo,市場份額共計超過90%的共享單車企業均已進入“信用免押”階段。

最新的數據是,在共享單車方面,芝麻信用免掉了用戶60億的押金總額。小藍單車的用戶中,大約有100萬是使用信用免押騎行,共避開了2億的押金損失風險。

信用的市場化和商用化,正在逐步走向實質階段。

為什麼要消滅押金?

押金是一個頗有歷史感的話題。

押金的本質,是風險轉嫁,將原本需要商家承擔的風險轉移給了用戶。在過去缺乏信用機制的時候,這種制度是合理而有效的:那時候沒有KYC(know your customer)一說,商家也很難去一一瞭解客戶的信用水平。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下,押金是解決這種一對多場景下信任缺乏的有效途徑。

共享單車殘局背後:消滅押金正成為C端創業的新門檻

但隨著信用機制逐漸建立起來,押金就變成了一個不合理的現象:現在的商家已經可以通過保險等渠道去覆蓋風險,但用戶無法為他在不同商家所支付的小額押金全部買保險。尤其是在徵信逐步市場化和互聯網化、並從金融領域拓展至商用後,押金就從過去的合理存在,變成了一個痛點。

對比國內外的情形,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差別。

在很大程度上,這已經對用戶的利益進行了保護。

前面我們提到,在屢次被押金傷害之後,用戶已經開始呈現反抗情緒。

胡滔提過,在一嗨租車接入芝麻信用之前,按照車的不同檔次收不同的押金,當時用戶不還車的比例是萬分之3.1;現在一嗨基本上所有的車輛都提供免押服務,但壞賬率降到了萬分之1.8。

他分享的一組數據也可以成為佐證。根據酒店行業的反饋,免押金後整體的壞賬率大概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但用戶量擴了30%到50%。只要徵信機構把風控做好,這筆賬就是划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