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小城的老串店,埋埋汰汰味道跳,土豪和“大板鍬”平起平坐


在家鄉的一條背街,有家老串店,不拘小節幹大事兒,開業至今從沒裝修過,被各路人等和時光造得不像樣兒,門窗桌椅缺皮少毛,地面斑駁凌亂,門簾子油汙泛亮,門檻已被踏平,儘管這樣,食客仍絡繹不絕,中午時分開了門,大家就如約而至。

東北特色飲料,山楂汁,名副其實,挺開胃,味道有點兒像山楂罐頭的湯水。看這個調料盤,身出名門,響噹噹“抗造牌”的,從我小時候來這兒吃串起,它就沒升級換代過,一直這副“隨時可以撇,但留著也能用”的樣子。

我是個一根筋的人,基本每回點的都差不多,五個羊肉,兩個肥瘦,兩個豆腐卷,兩個魷魚鬚子,一個烤饅頭,一碗黃麵條……歲月在牆上剝落,看見小時候……

串兒在入口前,必須在調料戳子裡打個滾兒,孜然、辣椒麵、芝麻鹽兒一股腦撲過來將它嚴嚴實實地包圍住,頓時胖了一圈,這才完成了最後的一激靈。

從旁邊麵館叫過來的炒麵,超大一盤七塊錢,裡頭還有個煎荷包蛋,面是現抻的,煮過再炒,滋味濃郁,口感香滑,沒來過的同學應該被這性價比嚇得虎軀一震吧。

又叫了一碗麻辣刀削麵,面和辣湯單放,吃的時候現蘸,筋道道的面扎進牛肉辣湯後,性情大變,從溫婉可人變成火辣撩人,每一個細胞都被麻辣鮮香佔領,聞著嗆,吃著香,不能吸,得慢慢往裡嘬。

一碗辣湯就一塊牛肉,以確保牛肉的江湖地位,嗯,重點多了就沒重點,吃這塊重點就變得挺鄭重:先相相面,嗯,眼神對上了,長寬高也還算過得去,微微黑,浸泡時間還不夠長,不是老料,略憾。

蔥油黃麵條,我的最愛,玉米做的,湯底是老蔥熬成的蔥油,加上一勺豬油,幾片紫菜,幾粒蝦米,幾根香菜……嚯,就是讓人慾罷不能,又軟又滑,濃郁的蔥香好像鑽進鼻子裡出不來,久久不散。

豆腐卷裡面卷的是大蔥香菜,烤熟後外面刷了一層醬,略鹹,最近鹽指定沒漲價。

三兩好友,三五十塊,吃得滋有味兒。店門口停著豪車,摩托車,自行車,哪個是豪車的主人,哪個又是剛剛收工的煤礦工人或出大力的人,根本識別不出來,因為他們得了一種“喝酒上衣自動脫落”病,都統一光著膀子,只不過有的人臉略蒼白。

壓軸的來了,烤饅頭,油大解饞,得跟人分享,膩。不大的串店裡,一會兒這桌唱上了,那桌犟起來了,劃酒拳了,喝哭了……越過山丘,喋喋不休,用嬉皮笑臉,面對人生的難,這裡聚集了東北小城常見的喜怒哀樂,每天的劇情都不同,沒有排練,都是直播。你喜歡這樣的老串店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