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場大會讀懂微軟AI戰略,用智慧大腦賦能產業,Azure成中心

隨著AI時代的到來,不管是企業巨頭還是初創公司都早已將自己的目光轉向了人工智能這項技術,當然,我們都知道,微軟也是如此。從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再到5月北京的首屆微軟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再到近日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可以說,微軟的完整AI戰略佈局已漸漸浮出水面,而究其目的,便是立志成為各個行業的智慧大腦。

最近,微軟成為了大家口中津津樂道的企業,因為在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較量中,該公司的市值在近三年的時間裡首次超過了Alphabet,成為世界上僅次於蘋果和亞馬遜的第三大公司。

其實,這一結果並不讓人意外,從Build 2018開始,到北京舉行的中國人工智能大會,再到近日參加的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微軟的種種動作都說明,它的成功逆襲是一個必然結果。而能讓微軟一舉迎來“後Windows時代”的原因,雲和AI便成為了最主要的推動力

當然,現在的微軟在談到AI的時候,往往會與其雲服務Azure聯繫在一起,換句話說,微軟越來越傾向於將兩者發展為以Azure為中心的技術和服務組合。對此,該公司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曾表示:“人工智能將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而未來的人工智能將走向邊緣,走向雲端,成為SaaS應用的一部分,甚至是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三場大會讀懂微軟AI戰略,用智慧大腦賦能產業,Azure成中心

為了更好的踐行這一理念,首先Nadella在此前Build 2018開發者大會上分享了他們在智能雲(Intelligent Cloud)和智能邊緣裝置(Intelligent Edge)時代的佈局,比如,他們發佈的Project Brainwave(預覽版,一個旨在加速實時AI計算的硬件架構)可以運行在Azure上,這就意味著Project Brainwave能夠部署在Azure雲端以及邊緣設備上,幫助用戶實現低成本的實時AI計算。

緊接著在北京舉行的微軟中國人工智能大會上。除了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向大家展示了讓各種AI技術外,微軟雲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全球資深副總裁郭昱廷在會上也表示,“成立雲計算與人工智能事業部,就體現了微軟對雲計算和AI的決心。微軟將雲計算與AI結合,能更好地讓這兩種技術落地。”

同樣,不可避免的,在今年Computex臺北國際計算機展上,微軟的發佈會及產品展示中也都環繞著這兩點。對於微軟來說,這次展現的不只是顯示器與硬件裝置。微軟消費及設備事業部全球副總裁Nick Parker表示,“我們可以用無所不在的運算、融合AI以及連結至雲端的技術來打造裝置與體驗。”

從整體的國際形勢看,物聯網已然成為了各家科技巨頭的兵家必爭之地。Gartner曾發表報告預計,物聯網裝置數量從去年的84億個,到2020年將達200億個。其中,微軟也在今年4月表示未來四年要在物聯網領域投資50億美元。

三場大會讀懂微軟AI戰略,用智慧大腦賦能產業,Azure成中心

其實,關於微軟在物聯網方面的投資,最早開始於去年,當時它們推出的Azure IoT Edge,可以將機器學習、進階分析及AI服務能力下放至更靠近資料源的物聯網裝置,讓裝置在必要時連線,如需要更強大的運算功能時再連上Azure即可。而在5月更新的版本中,這一項目還增加了“認知服務”,讓裝置端也具備了視覺識別、語音、翻譯等功能。

至於那些不具備連線功能的硬件,微軟也在今年4月推出了物聯網安全項目Azure Sphere,其中的主角便是由微軟設計的物聯網裝置專用的連網微控制器(MCU),基於該設備的首批產品也已產出,那就是微軟與聯發科合作的微型控制器MT3620。據瞭解,該MCU的大小如拇指指甲蓋差不多,內嵌有Wi-Fi聯網和安全功能,可以把任何物品變成物聯網裝置,且據微軟稱,其效能是市面MCU的5~10倍。

隨著物聯網裝置普及,收集的數據越來越全面。Parker表示,物聯網裝置除了夠智能、夠好用,安全更是重點。Azure Sphere將安全機制內嵌於芯片中,一方面,是希望讓更多硬件廠商放心讓裝置聯網,對微軟而言,也補足其在物聯網解決方案中的最後一塊拼圖

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消費及設備事業部總經理張永利也看好Azure Sphere在大中華地區的發展潛力。他指出,中國很多製造商已慢慢從低端生產走向高端生產,而要將製造加值,“離不開AI和雲”

關於AI和雲,說的再多,最後的目的便是在完成讓設備聯網的情況下,繼續賦予他們AI能力。在這一點上,微軟也有自己的“私心”,即希望這些物聯網數據能迴流到自家雲端服務Azure中。 根據微軟最新一季財報,雲服務Azure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89%。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微軟已連續15個季度有所增長,而現在該公司所重視的物聯網設備也有望成為Azure的另一波巨大推動力

三場大會讀懂微軟AI戰略,用智慧大腦賦能產業,Azure成中心

此外,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分支,Azure與機器學習的融合也是目前微軟研究的重點工作,比如,旅遊新創Samjoy和小米合作開發的中英文翻譯設備;大疆無人機可實時辨識圖像,並將圖像回傳至計算機,來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模型,等等。

Nadella在一次與摩根士丹利技術、媒體和電信大會的問答環節中,也曾描述過自己對物聯網的看法。

“讓我們來看看大多數人所描述的物聯網。這些物聯網項目的工作負載路徑很有意思,這讓我們可以利用在邊緣的任何事物。拿製造環境來說:你收集了大量數據,你獲得這些數據,在邊緣以及雲端進行交會。一旦你獲得了大量數據,就可以對數據進行推理,從而可以做出一些預測,因為最終人工智能可以轉化為兩件事情,不管是預測能力,還是分析能力。“

在Nadella看來,客戶選擇的這些路徑中的哪一條,是基於他們的業務、客戶、流程以及可能出現的各種場景的各種獨有因素。因此,在快速發展的商業智能領域,一個關鍵要素是企業能夠根據自己的具體需求進行定製。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微軟便著手於根據自己的理念定製屬於自己的“智慧大腦”AI戰略——與雲服務Azure結合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