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京東又在物流領域槓上了!

“今天的物流大會是我自己主動要求參加的,我好像很少有主動發言的時候,但我覺得物流對中國和世界的經濟、未來極其重要。”在5月31日由菜鳥主辦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原本第一個安排發言的是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結果亮相的卻變成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他還宣佈,阿里巴巴將與菜鳥將投資上千億元來構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通過智能、協同為製造業創造利潤空間:“我們提出的理想是在中國能夠實現任何地區、任何地方,24小時送貨必達;在全球範圍內,任何一個地區,72小時運貨必達。”如果額度還不夠,那就投資上萬億。當被有關媒體問到阿里巴巴的投資是否激進時,馬雲回答:要對中國未來要有信心

無獨與偶,在幾天前京東為今年“618”大促舉辦的啟動儀式上,劉強東的“無人站隊”展示了京東科技發展的最新成果。其中,京東X事業部最新研發的JDY-800無人物流大飛機成為業界焦點。因為這是一架真正意義上用於物流貨運的全自主研發原生無人機,將在今年“618”期間正式對外亮相,並於2020年開始投入運營,為貫通京東干線-支線-末端空地一體三級物流網絡、推動智慧物流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眼看著互聯網年中最熱鬧的主題營銷“618”就要臨近,為什麼針鋒相對的阿里巴巴和京東不再談折扣,而是對物流基礎“情有獨鍾”?分析一下兩家企業在物流上的佈局就不難發現,智慧物流被認為是未來零售的重要基礎,不僅關係到消費體驗,也是數字化供應鏈的重要支撐。

“送得快”助力製造業轉型

馬雲認為,中國是製造業大國,物流業不僅要自己發展,還應該成為製造業的利潤擔當。如果把物流成本佔GDP比重降到5%以下,那就可以為製造業創造巨大的利潤空間。所以,建立智能物流體系不僅關係到消費者體驗,也關係到製造業的轉型升級。

他表示,阿里巴巴和菜鳥聯合構建的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將由國內和國際兩部分組成,其中國內的建設目標是“24小時必達”,國際的目標是“72小時必達”。

“大約12年前,我說過中國的包裹會超過10億個,當時沒有多少人相信,但是現在一個星期的包裹就超過10億件。”馬雲認為,從10億個包裹起步,物流服務的思維需要轉變:“以前的物流,基本上還是以體力勞動為主,是成千上萬的快遞員手提肩扛用體力驅動;但是以後一定是腦力勞動,而不是讓快遞員像流水線上的機器人一樣。”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阿里巴巴和菜鳥將投入上千億元,進行配套技術和設施的研發和建設。

菜鳥展示的無人倉局部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菜鳥網絡董事長張勇認為,新物流除了提速外,也有利於資源節約。他預測,未來對包裹的定義會發生本質變化:“現在一天1億個包裹,未來一天會有10億個包裹。為何這些包裹要每天坐著飛機,乘著卡車,在全球各地以包裹的形態來回亂串?”他覺得,包裹滿天飛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但通過數字化基礎,未來因流轉帶來的重複包裝會大幅節省,從而實現降本增效。

菜鳥總裁萬霖則透露,已在考慮首批5個全球物流樞紐的選址,包括杭州、吉隆坡、迪拜、莫斯科、列日等五個城市。通過這五個分屬不同地區的城市,能夠實現包裹在全球市場的高速流轉。“這些物流樞紐不同於一般物流基地,而是要發揮地緣與技術優勢,服務全球主要市場,打造全球端到端的供應鏈解決方案。”他說,“我們希望將來全球各地的商品在生產後直接交給菜鳥,我們和合作夥伴可以把他們送到全球各個地方的消費者手上,讓中小企業也有全球通貨權。”

智慧物流服務各行業

在京東眼裡,智慧物流則可以成為各行各業的幫手。“數字化技術重塑實體經濟,智慧物流創新讓社會效率全面提升。” 京東集團副總裁、X事業部總裁肖軍說,就京東自身發展看,技術創新讓京東全面提升了自身在成本、效率、用戶體驗方面的競爭力。

除了固定翼大飛機外,京東的“無人站隊”還包括無人卡車、智能配送終端等。其中,由京東硅谷研究院研發的無人卡車已經完成了2400小時智能駕駛超級測試;未來,京東會在國內建立基於L4級別的自動駕駛重型卡車的網絡,承擔主要城市及區域中心之間的高速公路運送任務;預計2020年,京東無人卡車將在國內完成商業化試運營的部署。通過“無人戰隊”構建的空地一體的智慧物流網絡,京東希望讓新技術成為實體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力。

肖軍以最新亮相的JDY-800固定翼大飛機舉例說,JDY-800無人機沒有駕駛艙,在裝載容量方面有重大突破,是一架真正意義上用於物流貨運的原生無人機,其翼展超過10米,具有全天候全自主的飛行能力,續航1000公里以上,起飛重量高達840公斤,巡航高度可達3000米,巡航速度超過200公里/小時。而在過去,行業內研發貨運無人機更多是依賴傳統有人機改造為無人機,但改造的無人機駕駛艙設計大大限制了貨物的裝載空間。隨著JDY-800的出現,讓京東在純物流無人機上有了新的突破,成為構建幹線-支線-末端無人機三級物流網絡的重要一環。

比如,通過貫通無人機三級物流網,農特產品可實現高效上行。藉助貨運無人機的運力,能夠高效快捷的完成農特產品從產地到餐桌的運輸。鮮活農產品通過幹、支線貨運無人機就能快速送達各個城市,再由遍佈全國的末端配送機器人完成極速送達,只需要幾個小時,就能把剛剛摘下的水果從上千公里外的山裡直接送上你的餐桌;而且能夠把省內的物流成本降低70%。

如果算上無人車、智能終端、智能機場等其他智慧物流網絡的技術和節點,那麼這個智慧物流網絡可以幫助更多的生產者。肖軍表示,雖然“無人站隊”是在這次“618”正式亮相,但最終的目標是將整張物流智慧網絡對外開放與賦能,服務於整個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