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提出華人首富李嘉誠,有一個人物是我們不得不提到的,這個人就是世界船王包玉剛。包玉剛堪稱是李嘉誠的大恩人,如果不是包玉剛,李嘉誠的事業肯定不會有今天這麼成功。

包玉剛出生於1918年,比李嘉誠整整大了10歲。1972年李嘉誠帶領長江集團在香港上市,當時長江的市值才2億元。李嘉誠這個時候還不能跟霍英東、包玉剛等人相提並論。

當時包玉剛已經成為了世界船王。當時許多航運巨頭都是採用短租的策略,不過包玉剛卻採用長租的策略。這樣的策略雖然保守,但是卻更加穩健。因為包玉剛採用這樣的穩健策略,獲得了匯豐等銀行的看好,於是包玉剛獲得了銀行的鉅額貸款支持。因為包玉剛也跟匯豐等銀行結成了戰略聯盟,包玉剛還出任了匯豐銀行的董事。包玉剛也在短短20年內就從一無所有成長為世界船王。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李嘉誠公司上市之後,獲得了巨大的資金支持,開始大規模進入房地產市場。當時李嘉誠為了低成本拿到土地,於是盯上香港的九龍倉。九龍倉擁有香港當時最大的港口之一。不過由於九龍倉的母公司怡和洋行拓展太快,導致資金競爭,嚴重影響了九龍倉的發展,九龍倉處於嚴重虧損中。當時九龍倉的股票非常低迷。

李嘉誠這個時候想到了一個奇招,他打算趁機收購九龍倉的股票,控股九龍倉,然後把九龍倉的物業拿來開發房地產。如果李嘉誠成功,那麼李嘉誠將獲得一隻長期下蛋的金雞。十幾年前姚振華就曾經複製了李嘉誠的神蹟,收購了深圳物流公司,然後用他公司的土地來開發房地產。

到了1978年,李嘉誠悄悄進行自己的這個驚天計劃。李嘉誠在市場上悄悄收購九龍倉的股票,不過不久就引起了九龍倉母公司的注意。當李嘉誠收購了九龍倉20%的股票之後,怡和洋行馬上關注到了李嘉誠的行動,連市場上發現到了李嘉誠的動作。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當時有一個財經評論員,看穿了李嘉誠的計策,並且寫到了報紙上,一時間各路股民都開始瘋搶九龍倉的股票。九龍倉的股價瘋漲,這個時候怡和洋行也開始佈置反收購。這個時候李嘉誠手裡的現金已經耗完了,但是他還是沒有達到控股九龍倉的目的。怡和還找了匯豐銀行出面,讓匯豐銀行讓李嘉誠收手。李嘉誠為山九仞,功虧一簣。

匯豐銀行的大班沈弼找到了李嘉誠,讓李嘉誠收手。李嘉誠尋思自己確實沒有實力跟匯豐對抗,於是就賣了人情給沈弼。不過李嘉誠這個時候把所有的資金都重倉在九龍倉之上,也已經影響到了他的長江集團的正常運轉。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這個時候包玉剛看到了石油危機對航運業將造成巨大的衝擊,於是有意減船登陸,投資其他行業。李嘉誠找到了包玉剛,希望包玉剛接手李嘉誠手裡九龍倉的股票。其實包玉剛當時也可以選擇自己從市場上收購。不過當時香港的經濟掌握在了幾大英國洋行手裡,華商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李嘉誠此舉也算是給華商出了一口氣。包玉剛作為當時華商之首,眼光自然不僅僅是自己的得失。

包玉剛接手了李嘉誠手裡的股票,他不僅沒有壓李嘉誠的價錢,還反而讓李嘉誠賺了5000萬元。正是這筆資金幫助李嘉誠在後來成功收購了和記黃埔。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包玉剛幫助了李嘉誠,讓李嘉誠成功解套。隨後包玉剛開始在市場上跟怡和洋行決一死戰。雙方在市場上不停收購股票。雙方的大戰也讓九龍倉的股票大漲,雙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一年之後,怡和率先發起決戰,他們決定要用置地100元的股票置換九龍倉70元股票。當時包玉剛正在歐洲,他聽到消息,馬上回到香港,從匯豐拿到20億的貸款。隨後包玉剛用105元一股的現金收購,結果包玉剛戰勝了怡和洋行,收購了九龍倉。不過雖然勝利但是也慘勝。包玉剛背上了20億的貸款。

這個時候的20億不是小數目,要知道幾年之後李嘉誠拿下加拿大赫斯基才花了34億。當時包玉剛對於李嘉誠的幫助,不僅接手他手上的股票,他還牽線搭橋讓匯豐把手裡和記黃埔的股票轉讓給李嘉誠。李嘉誠從此開始飛黃騰達。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

不過包玉剛幫助李嘉誠,也因禍得福。他雖然背上了鉅額的重債,但是後來他把九龍倉拆掉,開發成了海港城。如今海港城已經成為了世界級別的購物中心,也是香港面積最大的購物中心之一,而且因為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海港城人流非常旺。今天海港城一年就可以給包家貢獻100多億的租金,遠遠超過了當年包玉剛收購的價格。此舉也可見包玉剛的眼光。

為救李嘉誠借20億貸款買虧損公司,今因禍得福每年收100多億租金,包玉剛不愧是近百年來華商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