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成都市樹德實驗中學 盧健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好萊塢影星施瓦辛格曾主演過一部著名的電影——《未來戰士》。肌肉男施瓦辛格飾演的未來戰士來自未來,是未來科技的化身,他回到當下,肩負著拯救未來人類的使命。所以,一提到“未來”二字,我腦海中馬上就會浮現出未來戰士拯救未來的場景。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我們不是未來戰士,但是新形式下的青羊教育賦予了我們“未來教師”的使命。我想,我們教育服務的對象不也是“未來的人類” 嗎?和未來戰士一樣,我們要用未來的理念與科技,在當下肩負起對“未來”負責的使命。因此,我認為,未來教師的角色定位不在未來,而在當下。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近兩年,隨著“互聯網 + 教育”概念的提出,教育在經歷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平板學習和創客等創新教育行為模式的“折騰”後,技術引領下的“未來教育”已撲面而來。作為教師,我們首先應該適應這些新理念、新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不斷進行自我更新,從知識理論到現代技術……否則,我們如何適應撲面而來的未來教育?又怎樣面對那些屬於未來的學生?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其次,隨著教育技術的變革,我們還必須適應教師傳統角色的轉變。專家們認為,未來,教師傳統角色將慢慢消解。未來教育將變得更具個性化,教師作為權威專家、知識來源的傳統角色將產生變化。教師角色將向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方向轉變,教師將成為 “學習的促進者”。從而促進師生關係的根本轉變,教師完全主導的角色向師生共同引導課堂的方向發展。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按照青羊教育對未來學校的定位,未來學校是以改變學習方式,滲透多元文化為理念,以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和多種教室功能為支撐,為學生創設一個智慧學習的環境,充分激發學生個體進行自我導向型學習。它可以突破普通教室的種種限制,達到空間的無邊界、資源的無邊界和學科的無邊界。我校是青羊區“未來學校”試點學校,我們認為,在“互聯網 + 教育”的“未來學校”背景下,課程不應該是標準一致的集體課程,而應該是基於大數據的個性化課程,為學生match創造並提供適合的課程,尊重個性,尊重選擇,促進學生自主、多元地發展。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在此背景下,教師個人的教學也將帶來諸多的挑戰。當課堂的時空越來越大,ipad 等移動終端走進課堂,大數據支撐下的“未來課堂” 在時間與空間上將得到無限擴展。我們要做的,便是充分利用好各類“互聯網 +”平臺系統,將課堂的時間與空間向外延伸,實現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課堂反饋通過數據分析,以此來實現課中的個別化、差異化教學,課後對學生精準評測統計後,進行個別化、差異化的學習輔導,最終通過記錄學生學習過程的大數據支撐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長大後我就成了您,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當然,改變的還有我們——一群肩負未來的“未來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