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陝西全域旅遊培訓丨學員體會篇七

浙大·陕西全域旅游培训丨学员体会篇七

陝西旅遊資訊

關注

對於這次的浙江大學·陝西省全域旅遊培訓,陝西省旅遊發展委綜合法規處處長朱耀勳分享了他的心得體會:

浙大·陕西全域旅游培训丨学员体会篇七

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實驗室、旅遊大數據聯盟共同發佈《2018年品質旅遊發展指數報告》,從旅遊資源、旅遊管理、旅遊環境、旅遊產品、旅遊秩序、旅遊傳播六個方面,對全國七個旅遊示範創建省進行了綜合評價,我省僅次於浙江列第二位。

所以,這次省委組織部、省旅遊發展委專題安排我們到漸江大學進行全域旅遊培訓並實地現場教學,同時還與浙江省旅遊局進行了座談交流,使我們更加明確了創建工作的方向、目標、路徑以及存在的短板和問題,也更加堅定了我省創建工作追趕超越的自信力。

通過一年的創建工作,我省全域旅遊示範省創建工作取得了顯著的階段性成果,創建工作《導則》和《實施方案》中的基本要求和規定動作得到了有效的落實,產業發展強勁,融合帶動作用明顯。

今年一季度,全省接待境外遊客1.58億人次,同比增長29.78%,旅遊總收入1127.19億元,同比增長36.65%。

從幾個假期數據來看,春節人數增長35.3%,清明增長21.73%,五一增長33.65%,人均消費水平提升38.4元,過夜遊客增長34.5%,客房出租率提升,遊客滿意度提升,實現了在優質旅遊發展前提下的高速增長。

下一步工作主要是按照《導則》《實施方案》《指導意見》《實施意見》的要求,更加深入地開展創建工作,特別是圍繞優質旅遊發展,在旅遊供給體系上進一步優化,“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等旅遊要素進一步整合,旅遊產業結構、產品結構、產業鏈條更加完善,旅遊供給更加平衡,市場秩序明顯改善,旅遊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行業整體服務水平顯著提升,以廁所為代表的旅遊公共服務更加健全,文明旅遊、理性旅遊成為自覺。

我省全域旅遊創建要堅持以文化為引領的創建特色和發展模式,在以下八個方面進行轉變:

1

旅遊開發建設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和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的轉變

優化目的地的空間佈局,突出全景式謀劃:把全省作為一個大景區進行系統規劃。

全景式推進建設:增強要素型旅遊產品吸引力,提升園區型旅遊產品品質,發展目的地型產品。

全景式完善旅遊基礎設施:要結合旅遊吸引物開發建設,重點抓好道路、供水、供電、通信、綠化、垃圾和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

全景式提升品質:提升旅遊文化含量,深入挖掘歷史文化、地域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傳統農耕文化等。提高旅遊科技含量和生態含量。

2

旅遊業發展從單一、封閉的自循環向開放的“旅遊+”產業融合方式轉變

圍繞市場導向、需求導向統攬謀劃產業要素、發揮產業功能,深化同農業、工業、林業、文化、體育、城建、商務等相互滲透,培育新動能,增加新產品、新業態,延伸產業鏈,擴大產業面,形成全新的全產業鏈產業結構。

3

旅遊產業內涵從旅遊企業單打獨鬥向社會共建共享轉變

突破傳統旅遊行業的發展視角,從經濟事業、社會事業、民生事業 、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的高度加以推進,充分調動各方面發展旅遊的積極性,以一定區域的旅遊化、產業的旅遊化為導向,整合資源,統一規劃佈局,優化公共服務,發揮旅遊在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金扁擔”“轉換器”的樞紐作用。

4

旅遊方式從觀光旅遊為主導的傳統方式向觀光、休閒度假並重的方式轉變

加大旅遊產品的結構調整,加大休閒度假類產品的開發力度,構建以休閒度假為導向、觀光旅遊為基礎、專項產品為特色的多業融合的產品體系,構建“多元選擇、多重體驗、多樣消費”的產品格局。

5

旅遊管理從少數部門行為向多部門協調統籌轉變

全域旅遊的管理和服務,在服務的規模、服務的氛圍、服務的品質等方面都有勝於傳統旅遊,它突破了傳統旅遊區和非旅遊區的二元服務結構,要求構建全域一體化的服務體系,強調的是從遊客進入目的地開始到離開目的地,整個過程中的全程保障,覆蓋遊客遊程的整個環節,包括吃、住、行、遊、購、娛,以及旅遊諮詢、風險警示、旅遊投訴、執法監督、應急救援、旅遊保險等,所以要實現單一部門管理向在黨政統籌下部門協調轉變,向職能整合轉變,向制度保障轉變。

6

旅遊治理方式從旅遊職能部門為主向多部門協作綜合執法轉變

要實行綜合環境的監管,把旅遊市場治理納入城市綜合治理範疇,加強地區間、部門間、行業間的聯動配合。全域內旅遊公安、工商、物價、質監、交通、文化等部門,各負其責,共同施政,協同管理。

7

旅遊公共服務從短缺向完善轉變

滿足大眾旅遊的需求,構建公共服務的新體系,滿足遊客的便利化、舒適化。首先是補齊短板,建設五大旅遊公共服務項目:道路、停車場、標識標牌、廁所和無線網絡。其次是完善散客服務體系:遊客中心、自駕營地、公交線路、智慧旅遊平臺等。

8

旅遊環境從景觀時代向環境時代轉變

進入休閒度假時代,全域旅遊中所涉及的旅遊資源延伸至環境資源、文化資源、精神資源和社會資源的範圍。因而物質的環境、精神的環境,有形、無形的環境都成為遊客體驗的內容,這要求我們構建良好自然生態環境、親善人文社會環境、放心旅遊消費環境,樹立“處處都是旅遊環境,人人都是旅遊形象”的理念。

總之,通過系統化的創建,努力實現在三位一體中(景區內外、城鄉、共建共享)的四化,即發展全域化、供給品質化、治理規範化、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審核:西夏

浙大·陕西全域旅游培训丨学员体会篇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