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36條金律之二----夢想是惟一的創業理由

只有夢想才是應該是你創業的理由,遺憾的是,在中國,很多創業者的目的是為了生存和賺錢,這是錯誤的,一方面,絕大多數的創業者都會陷入為生存苦苦掙扎的境地,可能不但賺不到錢還會賠錢;另一方面,創業是一個長期的苦苦掙扎的過程,如果不是因為夢想,很難堅持下來,過程更是毫無樂趣可言。


1、創業就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創業36條金律之二----夢想是惟一的創業理由

有人把創業說得很神聖很偉大,也有人把創業說得很苦逼很悲催。我的定義是創業要做的事就是“做買賣”,做出一個有人願意買的產品,找到一種方法把產品源源不斷地賣出去。

曾經有朋友在微博上徵集對創業的定義,我也給過一個描述,我說創業就是:(1)對某某方向有痴迷的夢想。(2)在個人興趣、個人特長及市場需求之間找到一個“產品點”。(3)組建一個團隊。(4)調動團隊內外的全部資源圍繞這個“點”死磕。

20年前,人們把做企業的稱為“爺”、“個體戶”,言辭之中,頗有貶低意味,如今,很多人又喜歡使用各種絢麗的詞彙來描述創業,例如“偉大”、“英雄”等等,其實根本不必如此,創業就是創業,不論你從哪個角度描述都只是“做買賣”而已,只是一種生活方式。

有的人天生是為戶外而生的,喜歡一個揹著行囊去跋山涉水。對他而言,山珍海味都比不上在野地裡宿營煮一個包方便麵;有的人是為創業而生的,他們不滿足於朝九晚五的生活,更不滿足於20歲看到60歲的工作,他們寧願食不果腹,也要去選擇充滿不確定性的創業生活;

有的人喜歡穩定,不想擔那麼大責任,甚至寧願工資低一點,也要責任小一些、壓力小一些。

大家喜好不同,選擇不同而已,都是一種生活,不管你選擇哪一種生活方式,日子每天還是要過,事情每天還是要做,年齡每年還是要增長,其實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有你喜歡不喜歡的分別。

創業36條金律之二----夢想是惟一的創業理由

但不可否認,創業是和平時期最絢麗的一種生活方式,創業一年,你能體會到的辛酸苦辣,悲歡離合等於循規蹈矩的五年甚至十年!所以套用一句電影臺詞: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讓他去創業;如果你恨一個,也讓他去創業吧。

創業是我喜歡的的生活方式,因為我堅信,我們不能拓展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而創業,就是拓展生命的深度和廣度的最佳途徑。

從開始創業的第一天起,你就要學會享受創業的過程,創業是創業者終生的事業,只要生命不息,你對創業的牽掛和責任感就不會停止。

所以,千萬不要有等創業成功後享受生活的想法,一旦你開始創業,你永遠不可能有停止的那一天,除非你退休,否則你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永遠停不下來。

創業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你的想象,很多人往往因為有一技之長就想創業,其實專長和創業完全是兩回事,對於一個廚師而言,打工是做菜,創業是開餐廳。對於一個程序員而言,打工是寫代碼,創業是辦公司。開餐廳也好,辦公司也罷,都遠比做菜和寫代碼要複雜得多。所以,不是會做菜就可以開菜館,不是懂技術就該辦高科技公司。

創業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你要面對的不僅僅是招人,用人,管理人,開除人,你必須面對研發、製造、銷售、代理商、供應商,同時你也躲不開工商、稅務、融資……

創業註定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只有走出去,你才知道哪條路走不通,只有知道哪條路走不通,你才可能知道哪條路走得通,最終找到一條走得通的路你就成功了。


2、為夢想而創業


創業36條金律之二----夢想是惟一的創業理由

過去20年,我親自操盤和參與創辦的公司有六七家,每一家都源於一個夢想,每一家都處在不同行業,而且每一家都做到了行業數一數二。

1995年,我和《北京青年報》合作創辦了《北京青年報·電腦時代週刊》,這應該是中國第一家大眾媒體的產經週刊,一舉開創了全國大眾媒體開辦產經週刊“由薄變厚”的時代。

那是因為我有一個夢想,我認為:在信息時代,電腦不應該只是大企業裡面只有穿白大褂的“專業人員”才能操作的設備,電腦應該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大家的生活用品。所以我們必須“在老百姓喜歡看的媒體上,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用他們能看懂的語言向他們介紹有關電腦的一切”。

1996年,我發起創辦蔚藍軌跡廣告公司。那是因為我認為中國應該有本土的4A廣告公司,雖然歐美的4A廣告公司很強大,但臺灣最強的4A公司都是以本土公司為主體發展起來的。

大陸當然不應該是海外公司的天下,經過幾年的發展到1998年我主持恆基偉業公司時,商務通掌上電腦的全案企劃均出自該公司之手,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沒有這家廣告公司,就沒有商務通廣告的輝煌。

1996年,我、趙文權、許志平、陳良華、吳鐵五人發起創辦藍色光標公關公司。那是因為趙文權和我都堅信,品牌及公關服務將越來越成為中國企業市場競爭的必然需求,而外資的公關公司在中國市場並不能完全解決中國企業的問題,中國需要本土的公關公司。

2010年2月26日,藍色光標在A股上市,成為中國公關第一股,目前以市值論,藍色光標已經成為全球第六大傳播集團。

1998年,我和張徵宇、宋建元、趙明明、範坤芳、李明、馮慶宇共七人聯合創辦了恆基偉業電子產品公司。那是因為我們認為中國應該有適合中國人使用的掌上電腦,高端的商務和政務人士應該“拋開兜裡那翻得破爛不堪的電話號碼本”。

同時我也有一個夢想,我希望自己在涉足過媒體、廣告公司、公關公司之後能夠擔任一次甲方。1999年,商務通全中文掌上手寫電腦風靡全國,一時間“呼機手機商務通,一個都不能少”成為大街小巷的流行語,也算創造了中國營銷史上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蹟。

2005年,我和戴啟軍、徐氫、鄧保軍等聯合創辦拉卡拉,那是因為我們認為中國人需要更好的金融服務,傳統銀行不論是服務品種還是品質都無法滿足信息社會以及電子商務時代消費者的需求,我們夢想讓金融服務走入千家萬戶,今天,拉卡拉已經成為中國排名第二位的綜合性互聯網金融集團,業務涉及支付、徵信、信貸、理財等方方面面。

創業36條金律之二----夢想是惟一的創業理由

偉大的創業都源於偉大的夢想,而且我堅信人生是一場體驗,有夢想就要去嘗試,只有夢想值得我們去嘗試。

幾年前我曾經寫給我的大女兒三句話,也是我對孩子們的期望,第一句是“To be a nice one”,做個好人,這是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如果說人生有捷徑,做好人就是人生的捷徑。做一個好人,不僅心安理得,不僅半夜不怕鬼叫門,而且時間越久別人越會認可你、喜歡你,願意和你合作,願意幫助你,你的路會越走越寬。

第二句是“Just do it”,做你喜歡的事,做你想做的事,過你想過的人生,人生的路沒有對錯只有你喜歡不喜歡。正如喬布斯所說:“人的時間都有限,所以不要按照別人的意願去活,這是浪費時間。不要囿於成見,那是在按照別人設想的結果而活。不要讓別人觀點的聒噪聲淹沒自己的心聲。最主要的是,要有跟著自己的感覺和直覺走的勇氣。

第三句是“So what”,去追逐你的夢想吧,只要不違背普世價值,結果成敗又如何?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在我看來,人生最大的悲哀,是當我們老了抱著兒孫玩耍時講不出自己當年的故事。人生更大的悲哀,在於當我們瀕臨死亡時,有太多的事情還沒去做,有太多的體驗還沒體驗到。

而創業,就是一種最大限度擴展你生命體驗的生活方式。

未完待續,下一期《創業36條金律之三---------選擇正確的創業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