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人們常說:“學詩當學杜詩”,就是說學作詩要先學習杜甫的詩。那麼中國古典文學史上詩人那麼多,為什麼大家一致認為杜甫的詩能作為“教科書”式的典範呢?我大致總結了三點。

首先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之深遠,被後人譽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杜甫的詩渾厚精煉,窮絕工巧,感情真摯,慣以平實的言語,描寫出的深刻、細膩且鮮明感人的形象。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其次在內容上,作品大多是反映當時的社會面貌,題材廣泛,寄意深遠,尤其描述民間疾苦,多抒發他悲天憫人的仁民愛物、憂國憂民情懷。

最後杜甫在韻律上格律嚴謹,沉鬱頓挫,讀起來朗朗上口,讓人聽之不忘,易於背誦。特別的是他對仗句擅長,那絕對堪比《笠翁對韻》般的存在。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對仗句。對仗句也叫對子,對仗句是按照字音的平仄和字義的虛實做成對偶的語句,它是把同類或對立概念的詞語放在相對應的位置上使之出現相互映襯的狀態,使語句更具韻味,增加詞語表現力。對仗是古代詩歌中很重要的一種修辭格式,在先秦的詩歌中就已存在了,它體現了詩歌均衡美的特色。在律詩的頷聯和頸聯一般都是很有講究的,必須要用到對仗句(偷春格除外),這是對詩人對於文字運用精煉程度的一種考驗,也是律詩區別於絕句的重要標誌。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杜甫顯然對於對仗句那簡直就是手到拈來的精煉,先不說他在律詩方面的出色,即便是我們平時讀的絕句,也包含了大量對仗句式。我們首先來讀一首我們小學時候就學習過的杜甫的一首詩。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其中“兩個”對下句的“一行”,“黃鸝”對下句的“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這在詞性和平仄都很工整,而且三、四句也是對仗句哦!這不是個例,而絕對是杜甫寫詩的一種癖好,如果不信,那麼我們把杜甫絕句的對偶全彙總 一下給大家看一下吧!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絕句二首》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武侯廟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絕句二首》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八陣圖

“風起春城暮,高樓鼓角悲。”《絕句》

“糝徑楊花鋪白氈,點溪荷葉疊青錢。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筍根雉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絕句漫興九首·其七》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不如醉裡風吹盡,可忍醒時雨打稀。”《三絕句》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絕句四首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絕句四首

“欲作魚梁雲復湍,因驚四月雨聲寒。”《絕句四首

“苗滿空山慚取譽,根居隙地怯成形。”《絕句四首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

“報答春光知有處,應須美酒送生涯。”《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葉商量細細開。”《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誰能載酒開金盞,喚取佳人舞繡筵。”《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漫成一絕

“莫思身外無窮事,且盡生前有限杯。”《絕句漫興九首·其四》

“顛狂柳絮隨風去,輕薄桃花逐水流。”《絕句漫興九首·其五》

“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擬橋東待使君。”《李司馬橋了承高使君自成都回》

“為嗔王錄事,不寄草堂貲。”《王錄事許修草堂資不到聊小詰》

“久判野鶴如霜鬢,遮莫鄰雞下五更。”《書堂飲既,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

為什麼“學詩當學杜詩”,深度解析杜甫寫絕句的某種癖好

“江山路遠羈離日,裘馬誰為感激人。”《重贈鄭釒柬絕句》

“悶到房公池水頭,坐逢楊子鎮東州。 ”《答楊梓州》

“已收滴博雲間戍,欲奪蓬婆雪外城。”《奉和嚴公軍城早秋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憑韋少府班覓松樹子栽》

“固知貧病人須棄,能使韋郎跡也疏。”《投簡梓州幕府,兼簡韋十郎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