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組團對付美國,歐盟的話能信嗎?

中歐組團對付美國,歐盟的話能信嗎?

邱 林

在中美“貿易戰”問題上,人們發現,歐盟開始“站隊”了,不過這一次他們並不支持美國人。設在日內瓦的世界貿易組織(WTO)這兩天出現了罕見的情形:歐盟與中國並肩作戰、對付美國。4月23日,歐盟提出要求加入由中國向WTO提起的關於美國對鋼鋁徵稅的糾紛磋商。

觀察家注意到,自打中美貿易起摩擦以來,歐盟對是否“站隊”就一直很搖擺,一會兒說與中國一起捍衛多邊貿易,一會兒與美國談判以求“豁免”。

4月21日,歐盟經濟和金融事務專員皮埃爾•莫斯科維奇代表歐盟表態稱,歐洲不會為中美之間“選邊站隊”,因為“選擇其中一方,就意味著我們進入了‘對抗’氛圍,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問題當然要解決,但不應該通過‘對抗’。”

歷史經驗證明,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戰和所有的戰爭一樣,都具有嚴重的破壞性,其結果基本上都是雙輸。當然,作為貿易戰的一方,為了保證自己有勝算的可能性,都要找與自己有共同利益的同伴,一起應對挑戰。就像現在,歐盟願意與中國聯手,應對美國發動的貿易戰一樣。

一個國家在大是大非面前,是否站隊、站在那邊,是一門技術活。說白了,如果歐盟不站隊等於中國、美國都得罪了,如果幫美國就會失去中國,而幫中國也就會失去美國。因此,歐盟專員莫斯科維奇所說的他們“不站隊”,已經是偏向中國,至少也是對美國表達的一種不滿。

不過,只要我們對歐盟表示“不站隊”的話進行分析,就會發現,歐盟所謂不站隊,實際上是想兩頭“通吃”,一方面歐盟說支持在WTO框架下解決問題,貌似支持了中國主張的多邊主義,反對美國貿易保護,另一邊歐盟又在WTO內配合美國在市場地位、知識產權、合資股權、金融開放等問題上施壓中國。

從這個意義上說,歐盟當前選擇與中國在WTO一起對付美國,只不過是他們的一種緩兵之計。

近幾天,法國總統馬克龍正在美國訪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相見甚歡,雙方談到了美歐貿易爭端問題。下週,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要訪美。歐洲兩個重要級人物與特朗普會面,特朗普這點面子總還是要給馬克龍和默克爾的,因此,不排除他將美國對歐盟的“暫時豁免”變為“永久豁免”。屆時,歐盟或轉過身來,與美國一道“群毆”中國。

究其原因,一是美國和歐盟分別是中國的第一和第二大出口市場,並且由於經濟結構和消費習慣,決定了中國對美國、歐盟都存在較大的貿易順差。美歐對與中國的貿易不平衡一直存在不滿,時常發起貿易保護的措施,容易走到一起,聯合起來要求中國在貿易上做出讓步。

二是中國與美國和歐盟的貿易產品結構相似度高,進出口商品的類別較為一致,在貿易戰的行動上容易達成一致。美國和歐盟在經濟體制、政治與外交上都更加相互認同且關係緊密,雖然有不同的訴求和競爭,但整體上屬於盟友關係而容易統一行動。

所以,我們對歐盟與中國“並肩作戰、對付美國”的話不能全信,更不能對歐盟抱不切實際的幻想。這一點,我們也要向美國“學習”,一手大棒一手胡蘿蔔。對那些向中國落井下石的國家或組織,必須也拿起大棒立威,否則,有些國家或組織還真以為中國是軟柿子可以隨便捏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