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肉”也不放過,美國瞄準了非洲窮國

“蚊子肉”也不放過,美國瞄準了非洲窮國

邱 林

作為一個商人執政,美國總統特朗普厲害的一點是他善於抓漏洞,發現美國前總統小布什、奧巴馬“美國通商政策”的漏洞,所以他敢說前任們是“傻瓜”。他也發現了競爭對手的弱點,敢於一個一個去挑戰。特別是他以“美國優先”的名義,舉起關稅大棒,瞄準全球的大國-小國、富國-窮國,似乎一個都不能少。

現在就有一個鮮活的例證。就在美國對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等主要盟國揮舞關稅大棒的同時,多個非洲國家也未能倖免。非洲窮國——盧旺達2017年與美國貿易額僅有150萬美元,但這次也撞在美國的“槍口”上了。

兩年前,盧旺達與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國以促進本國產業發展為由,提高對進口二手服裝的關稅,美方認為這一舉動影響到了美國數萬個就業崗位,威脅這四個國家取消關稅措施,否則將暫停其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免稅准入。

今年3月,特朗普發出警告,如果這些非洲國家不在關稅上作出讓步,他會在60天后,也就是5月28日停止這些國家在《非洲發展與機遇法案》(AGOA)下受益的資格,暫停其服裝在美國市場的免稅准入。

言下之意,如果盧旺達不按照美方的提出要求執行,盧旺達的商品就無法進入美國市場,每年僅有的150萬美元貿易額也就要泡湯。150萬美元的貿易額,對像中國這樣的貿易大國來說,相當於一家外貿企業的出口額。然而,對於盧旺達這樣的窮國來說,付出的代價卻比較大。

盧旺達是落後的農牧業國家,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農牧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92%。由於人口增長過快和戰爭的影響,糧食自給不足,年缺糧30%左右。1994年的內戰和大屠殺使盧經濟崩潰,財政枯竭。現在,該國主要出口咖啡、茶等農副產品和鉭鎢等礦石,進口石油等燃料及機械設備,不過,出口數量相對較小。

事實上,盧旺達在國際舞臺上充其量是不起眼的“蚊子”,但出人意料的是,美國連盧旺達這樣的“蚊子肉”都要吃,其吃相的確有點難看。

正所謂,特朗普領導下的美國,就像一家只有利沒有義的公司,只要是利,那可沒有什麼小錢大錢之說。在這樣的邏輯下,不管所在國家是富裕還是貧窮,不管盟友還是敵人,美國與其他國家一律變成了商業關係。

儘管輿論場批評特朗普“蚊子肉”都要吃,但他無所謂。在貿易問題上,他卻非常關注美國的貿易逆差,逼迫與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國家做出讓步。他推行“美國優先”、美國利益至上,格外關注美國的實際利益,對所謂的美國聲譽不太關注。

“蚊子肉”也要吃,似乎符合特朗普商人的個性,也可以說他有這個自信。他的自信就在於,你們全球各國都為自身利益考慮,即使向你們發起貿易戰,你們不可能聯合起來,你們不可能集結起來。

自特朗普贏得大選起,美國媒體就不斷有關於他精神與常人不同的報道。與以往根據特朗普的行為和公開講話進行的分析不同,觀察家以他身邊人的評價為基礎,於是人們會深信這些負面評價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不過,美國人看特朗普是矛盾的,既希望他反常規的政策能使美國重新獲得活力,但又擔心這種政策加速美國的衰落。其實,特朗普對外“大小通吃”的貿易政策會進一步消弱美國,並且難以恢復美國的昔日領導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