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淺談村鎮銀行的發展之道!

村鎮銀行是21世紀中國金融界新鮮的產物,它恰逢農村經濟轉型和農村深化改革的春風應運而生,就是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下,它的產生從一開始就有自己的使命,那就是面向農村,立足三農,助力農村經濟的騰飛。

全國目前成立的村鎮銀行有1300多家,資產總額也達到了上萬億,可是並不是每家村鎮銀行的發展都是如火如荼的,只有極少數達到了成立之初預定的目標,絕大多數的村鎮銀行還是在“溫飽線”上掙扎。中國人自古講究自省,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為什麼這麼多的村鎮銀行還在“溫飽線”上掙扎,也許並不是外部環境出了問題,因為農村經濟的市場無疑是巨大的,農村經濟這幾年的發展大家也是有目共睹的,我想,肯定是我們內部的體制和思想意識上出了問題。

01

定位不對,舍近而求遠,棄小而求大

村鎮銀行在成立之初為了解決溫飽問題,大多數村鎮銀行都會進行跨區域放款,壘大戶,集中精力放大額貸款。這是最有效也是最快盈利的方法。這種短時期內迅速解決溫飽問題的最佳辦法同時在實踐中也暴露了許多問題,比如存貸比例越來越大化,各項監管指標不盡如人意,信貸風險集中,倒貸嚴重,成了小企業的“錢袋子”等等問題。我們曾經對海南省內幾家村鎮銀行做過一個存貸比率調查,發現大多數的村鎮銀行放貸幾個億,存款卻達不到貸款額的百分之五,這就意味著,村鎮銀行只是履行了一個小額貸款公司的職責,沒有履行村鎮銀行的使命。得不到當地老百姓的認可和信任,談何立足和發展壯大。

02

制度水土不服,條條框框限制發展

如今絕大多數的村鎮銀行都是農商行發起的,按理說農商行是最接地氣的農村金融機構,再走好農村這條道路應該是綽綽有餘的,絕對是有經驗和話語權的。可現實是跨區域發起村鎮銀行的農商行卻是水土不服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立足於當地,做大做強。第一,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農信社在當地深耕幾十年,影響力可想而知,郵儲銀行對於當地的農村金融市場有更深的瞭解,實力更是不容小視。村鎮銀行作為一個外來的銀行,在老百姓心目中往往貼有“私人銀行”的商標,很難得到認可和信任。第二,村鎮銀行只有打破傳統和常規才能出奇制勝,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可村鎮銀行的母行農商行的體系本來就是發展幾十年的經驗累積,條條框框制度和種類之多數不勝數,畢竟管這麼多的部門和人事。但是村鎮銀行是一個全新的剛起步的機構,所謂的嚴謹的條條框框反而限制了它的發展,只有更接地氣,因地制宜,杜絕官僚教條主義,才能更好的融入當地發展壯大。村鎮銀行要堅持走靈活,方便,快捷,變通,化繁為簡的路線,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經濟為依託,大力助力農村經濟發展,方可立足當地。

03

改變思想觀念,提高對農村經濟發展前景的認識

21世紀發展最快前景最好的無疑是農村經濟,農村經濟騰飛是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這片土地有很大的市場,是最適合村鎮銀行發展壯大的土壤。我們要解放思想,眼光往遠處看,大力放開推廣信用貸款等無抵押特色信貸產品,緊跟國家提出的脫貧口號,助力農村經濟的騰飛。只要老百姓有需要,有想法,有幹勁,有技術,有條件,我們就大膽放,低門檻放,快捷放,急人所需,一扶再扶,一扶到底,形成金融幫扶的星星之火,在這廣袤的農村土地上燃起新的光芒。

在新時代下,村鎮銀行無疑已經成了支農的先鋒,村鎮銀行在農村經濟活動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村鎮銀行要不負使命,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為我國的農村經濟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從而實現自己的品牌價值。

時評:淺談村鎮銀行的發展之道!

臨高惠豐村鎮銀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