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市三年將新建300個益農信息社!

去年以來,我市在含山縣試點信息進村入戶工作中,通過站點建設、信息員培育、資源整合接入等工作,為老百姓和新型經營主體帶來了政策與社會服務的多項紅利,激發了農村發展的活力,逐步破解了農業、農村信息服務“最後一公里”難題。今年,我市由點及面,依託農業、郵政、商務、氣象、電信、供銷等現有基層服務站點,採取“政府+運營商+服務商”三位一體的推進機制,充分利用農村基層現有設施和條件,整合政類服務、民類服務、商類服務資源,完善服務延伸到村、信息精準到戶的信息服務體系,加快形成以農業部門為主、各部門通力協作、各級政府全力支持、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的農業信息化建設和發展格局。

根據部署,我市從今年起至2020年,3年內每年將建設100個村級信息服務站,力爭到2020年實現村級信息服務站覆蓋率達到80%的目標。2018年的100個建設任務中,含山縣30個、和縣20個、當塗縣30個、博望區10個、鄭蒲港新區5個、示範園區5個。

村級信息服務站有標準站、專業站和簡易站三種類型,統一使用“益農信息社”品牌和標識,以滿足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體驗服務等四類服務為基本要求,重點在村委會、農村黨員遠程教育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電子商務進農村村級服務站、村郵站、村郵樂購、農村各類商超及服務代辦點統籌建設認定,可在縣城和鄉鎮建設中心站。每個益農信息社省市兩級按2000元予以補助,不足部分由所在縣(區)、開發園區配套。

依託益農信息社,我市還將開展農業系統信息資源整合,加快公共服務體系與基層農業服務體系融合,為農技推廣、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農機作業調度、動植物疫病防控、測土配方施肥、農藥集中配送、農村“三資”管理、政策法律諮詢等服務提供信息支撐;加大涉農部門信息資源和服務資源共享力度,引導氣象、交通、保險、供銷、社保、民政等涉農信息資源接入,推動涉農服務事項一窗口辦理、一站式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