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好心幹蠢事?強推限薪令仍鬥不過中超富豪

足協好心幹蠢事?強推限薪令仍鬥不過中超富豪

足協出臺限薪令,一方面卻是要遏制燒錢遊戲,讓各俱樂部重視本土球員的培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保護中小俱樂部,讓足球聯賽能夠繼續玩下去。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足協怎麼可能鬥得過土豪?

限薪政策,最有名的就是美國NBA。不過NBA賽事特殊,採取選秀制、不降級制、球員內外流轉率低。工資帽制度首先是為保證競爭的公平性,其次才是考慮俱樂部財政方面。哪怕姚明在中國頂薪、哪怕尼克斯老闆鉅富,選秀就得從新秀合同打起,此後每一份合同定死逐年收入,合同窗口期之前,勞資雙方不得改變合同。

足協好心幹蠢事?強推限薪令仍鬥不過中超富豪

足球世界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足球運動員流轉率高,國內轉會是需要支付轉會費的,大量俱樂部以“買賣球員”實現盈利,球員為了追求個人發展,也會積極主動的尋求轉會、改變合同,和NBA有本質區別。

中超這個限薪令,顯然與普拉蒂尼在歐洲推行的財政公平法案更像。乾爹為了照顧中小俱樂部永續發展,對燒錢成風的俱樂部處以重拳,例如曼城和大巴黎因為透支嚴重,被處以6000萬歐的鉅額罰款,還有球隊因為未達標被剝奪了歐戰資格。

足協好心幹蠢事?強推限薪令仍鬥不過中超富豪

然並卵?曼城第二年立馬就實現了收支平衡。原來胸前贊助是4000萬,伊蒂哈德航空立馬抬高到8000萬,這種母公司輸血、左手倒右手的做法,你能有什麼辦法?中超球隊很快就會學到這招:

例如近期瘋傳要加盟重慶的伊涅斯塔,重慶老闆就想以商業代言的方式,支付小白一大筆薪水,重慶花錢一樣、小白收錢也一樣,上報給足協的球員合同卻毫無違和感了。事實上,此前中超球員轉會就出現了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操作,莫德斯托、巴坎布都想繞開足協,以關聯第三方的形式支付介入交易。

筆者認為,中超限薪令不宜一刀切,限薪應主要針對本土球員進行,按照本國國民收入水平,對本土球員收入加以限制,本土球員缺乏真正實力,並不會因為待遇迴歸價值而流失。為保證中超競爭力,同時應給予每一支球隊2-3個特殊高薪條例,俱樂部願意把這個特殊條例用在外援還是內援上,由俱樂部自己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