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紅薯,是一種常見的農作物,舊時,大米產量不夠,紅薯就當成主糧頂上了。紅薯產量一般很高,在這個經濟水平越來越高的時代,吃不完的紅薯怎麼處理呢?我們農村老家多用紅薯製作成粉條。當然也有曬乾,製作成紅薯幹儲備,可以用來煮甜水、煮粥等。

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紅薯對土壤要求不高,長勢多好,藤葉可以用來餵豬。在沙地裡,其產量更高。

每到秋天紅薯收穫回來以後,第一步自然要先把紅薯清洗乾淨,否則製作成的粉條有沙子,吃著會硌牙,現在這一步也可以偷懶了。

清洗乾淨後的紅薯用機器粉碎,然後裝在薄紗布裡面,反覆地過濾篩除雜質,把細膩的紅薯澱粉提純出來,提純出來後的澱粉吊起來濾幹水份。

濾幹水份後的紅薯澱粉要敲打成小塊,然後在曬場上進行晾曬,把水份徹底蒸發幹,曬乾的紅薯澱粉比麵粉還要細膩,但大多是結塊的,一般會留下部分做菜時用,剩下的都做成紅薯粉條。

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替換高清大圖

製作紅薯粉條要將曬乾的紅薯粉加水揉合,像和麵粉一樣做成麵糰,揉麵團是個體力活,也是個技術活,必須兩個有經驗漢子一起揉,如果沒有經驗可能把自己累半天卻還把事情搞砸了。

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紅薯澱粉揉成稀麵糊,然後就是漏絲的工作了,老師傅把麵糊裝入一個底部有孔洞的水瓢裡面,麵糊會從孔洞中呈線條狀漏出來。

漏出來的麵糊直接掉入旁邊的大鍋裡面,在鍋裡面快速受熱成型,這是一個真正的技術活,不是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根本做不來。

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大鍋旁邊放著一盆冷水,另一個師傅把成型後的粉條轉移到冷水盆裡面,不僅能快速冷卻定型,而且能增加粉條的韌性,紅薯粉條百煮不爛的訣竅就在這裡。

農村老家制作紅薯粉條全程跟蹤,吃上一碗粉條不容易啊

最後一步是把定型後的紅薯粉條掛在竹竿上面晾曬,晾乾的紅薯粉條一部分送到集市上以10元左右的價格賣出,在很多菜品裡面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事實上像這種純天然的美味,賣20元一斤都不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