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百年爐火 薛家燒餅

馬路上,灑水車經過之後留下溼噠噠的路面;巷子口,小孩子坐著兒童車相互追趕;鋪子裡,風扇在天花板上一圈一圈的打著轉,街口巷子裡,鋪子裡的人兒在忙碌著。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老闆,打兩個燒餅,再來一碗辣湯”……

在這裡你能聽到的最樸實而又幹脆的話語就是這樣,來來往往吃燒餅的人與鋪子的老闆達成了默契。他們的言語不用很複雜,一個又一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這樣度過。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蒙城人喜歡把包子、油條當早餐,然而對蒙城人而言,每天早上從一個燒餅開始再不為過。

蒙城人對燒餅的喜愛程度要怎麼說呢,它就像一種強迫症一樣無法割捨,總要一個燒餅才能治癒我們內心對吃的執念。論做燒餅,當然要數薛家燒餅尤為典範。當然,如果一個不行,那就來包辣條或喝碗撒湯。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位於蒙城寶塔公園南門錯對面的塔前巷的薛家燒餅,想必沒有幾個蒙城人是不知道的。

點擊欣賞精彩視頻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薛家燒餅,這個有著150多年曆史的名小吃對我們蒙城人來說已經不單單是普通的早餐+午餐+晚餐了,他不僅承包了蒙城人民的一日三餐,還成為我們的一張對外宣傳的名片。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店內的裝修簡單而不失內涵,在塔前巷這個小巷子裡,很有百年老品牌的風範。

見過嗎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這個見過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全是竹編的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香、酥、脆的薛家燒餅,不僅蒙城當地人大飽口福,也讓很多外地人慕名而來,併成為他們心頭的牽掛。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整整一天,來來往往的人走了又來,來了又走,望著這火爐子裡被烤的焦酥酥燒餅,就這樣一天能賣出三袋麵粉,不斷地循環往復。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薛家燒餅的製作是極其考究的~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燒餅師傅熟練的扯下一小團白麵

在案板上用擀麵杖壓成一個橢圓長形的麵餅

後面的事情就交給火候和時間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餅坯要拉得長,擀得薄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餡要抹得均勻、適度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爐壁太熱或太涼


生燒餅都貼不上,會“落爐”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經過道道手工製作

在爐上烤約三分鐘

香噴噴的油酥燒餅就出爐了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熱氣騰騰燒餅出爐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出爐後是桔黃色,用火剪一挑,層層迭迭,薄如竹紙,汪著油,透著香,看一眼就讓人口水直流。

剛烤好挑起的油酥燒餅拿上餐桌時,要一個一個地分開擺放,千萬不能摞在一起。不然下面的就會被壓碎,不僅外形不美,而且吃起來麻煩。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薛家燒餅搬到這條小巷子裡已經有二十多年了,現在已經傳到了第四代人—薛陽。

蒙城這家一百多年的品牌老店,不知養刁了多少蒙城人的嘴。生活在蒙城,讓你知道生活在這裡是多!麼!幸!福!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剛拿出來的燒餅熱乎乎,芝麻香氣撲面而來!外酥裡嫩,鬆脆可口,一口咬下去37、38、39、40層,層層酥層層脆,塗在燒餅表面烤出來的油瞬間融化在嘴裡!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一位不願上鏡的“李美美”)

薛家燒餅的老闆超級熱情,臨走,還送給我們好多燒餅。為此,辦公室的小夥伴們還專門買了辣條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對的,你沒看錯,是辣!條!一個燒餅很大,份量也超足,吃完兩個燒餅感覺中飯都可以省了。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如果問出門在外的蒙城人

最不能忘記的家鄉味

那就莫過於薛家的“油酥燒餅”

蒙城油酥燒餅

承載150多年曆史,一張燒餅香滿城

蒙城萬佛塔旁深藏一家百年品牌老店,沒想到現在竟變成了這樣!

薛家燒餅

蒙城縣寶塔公園南門塔前巷內

走出店的時候我在想,一個人的一生,需要吃多少食物,是不是每一種食物都會在味蕾上留下屬於它的記憶點?我希望是的,這樣老來就可以細細嚐出往事的滋味,有事可憶,有人可念。

統籌策劃:馬雲 撰寫:王秀秀 視頻攝製:葛可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