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考改革的走向、效果會如何?評價還需另一隻“靴子”落地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日前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和解讀了《山東省深化高等學校考試招生綜合改革試點方案》。這一試點方案的發佈,標誌著山東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全面啟動。


山東高考改革的走向、效果會如何?評價還需另一隻“靴子”落地

山東的高考改革方案,是在上海、浙江的高考改革試點基礎上,進行優化、調整而制定的。總體來說,改革方案更貼近學校辦學的實際,解決了上海、浙江改革試點中“試出”的部分問題。但是,要評論改革方案可能起到的效果,還需要等另外一隻“靴子”落地,這就是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高考改革的順利推進,需要大學招生、培養改革配套。

山東高考改革方案,與上海、浙江方案,最大的不同,體現在選考科目分值設計上。具體包括兩方面,一是選考科目的等級考部分分值就為100分,納入高考總分,而此前浙江和上海的高考選考科目分值設計,包括合格與等級兩部分,合格部分為40分,等級部分浙江為60分,上海為30分,也就是說,納入高考、真正進行競爭的分值為60分、30分(每個考生都會有基礎合格分40分),這導致“3+3”後面三門受重視的程度下降,因為前面3門語數外總分為450,後面三門等級部分總分浙江為180,上海則只有90分。這一問題在浙江、上海試點時就有人提出,選考科目的等級分應該為100分,只把等級分計入高考總分。不然除語數外之外的其他科目會被弱化。山東高考方案進行了調整。

二是選考科目的賦分,和浙江、上海將等級考部分按3分分一檔不同,是先給學生按百分比賦等級(按正態分佈分8個等級),然後把每個等級的學生,結合原始分所對應的百分比,再賦分,比如3%以前的學生等級為A,對應分值區間為91~100,10%到3%的學生等級為B+,對應分值區間為81~90,這減少了考生原始分相差一分,等級低一檔,摺合為分數就低3分的焦慮。

山東高考改革的走向、效果會如何?評價還需另一隻“靴子”落地

但是,以上調整能不能解決在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中,出現的選物理科目學生偏少的問題呢?——這是一個輿論普遍關注的問題。這就需要等另一隻“靴子”了。今年2月,教育部公佈2018年工作要點,其中提到要發佈《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之所以要發佈這個指引,是因為在浙江和上海的新高考試點中,選物理科目的學生偏少,在浙江,選物理科目的學生在所有7門選科中排第6位,在上海,選物理科目的學生在所有6門選科中排第5位,一方面原因是等級賦分沒有考慮不同科目的難度和選考學生的實力差別,高分學生選物理科目,導致中低分學生擔心得不到高等級不願選物理,而中低分學生不選物理,也使高分學生“逃離”物理。另一方面原因則是高校專業提出的選科要求,沒有經科學論證,不少高校為吸引更多學生報考,降低報考門檻,設置的選考科目要求為不限,或者三門選一門,兩門選一門即可報考,只提一門科目要求的很少。雖然選物理報考的大學專業面最廣,但是,不選物理對報考影響也不大。

解決這一問題,就有兩條思路,一條是改變等級賦分辦法,可以對不同學科設置不同的等級賦分比例,比如將物理、歷史科目的A等級提高2個百分點,諸如此類;另一條則是通過調整高校專業選科設置來引導學生理性選擇。上海和浙江的高考改革已經在推進過程中,調整等級賦分辦法不現實,去年年底浙江發佈完善高考改革方案的政策,設置選考科目最低保障基數(物理科目為6.5萬人),這屬於“打補丁”,除此之外,就是設置高校專業選科《指引》,引導高校科學、合理設置選科要求。輿論普遍期待,高校提出必選一門學科的專業應該增多,如果理工科專業的大部分都提出必須選一門物理,那麼,選物理學生偏少的問題會得到有效改善。

山東高考改革的走向、效果會如何?評價還需另一隻“靴子”落地

山東的選考科目分值設計雖然進行了調整,但並沒有考慮不同科目的難度和選考學生實力差異問題,整體的等級賦分框架並沒有本質變化,如果高校提出的選科要求,還和浙江、上海之前的選科要求一樣,選物理科目學生偏少的問題,可能會更加嚴重,因為等級考就100分,學生必然會考慮自己獲得的等級能摺合為多少分數計入高考。因此,山東方案在推進時,會有怎樣的走向,就要看《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以及高校對這一《指引》的具體落實了。這是關鍵所在。如果《指引》對科目設置的要求改變不大,那麼,山東高考方案在推進過程中,也會和浙江一樣設置最低保障基數“打補丁”。

這也表明,高考科目改革的價值,最終受制於大學的招生改革。從根本上說,新高考設置的文理不分科、3+3選科組合、外語科目兩次考(山東是聽力兩次考)、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從科目和內容改革角度,都是有新意的,但是,由於高校錄取主要還是按3+3總分進行錄取,因此,基礎教育沒有突破唯分數論,學校、學生和家長還是會追求3+3科目的高分,選科的博弈也由此產生。包括原來設計的按等級賦分,出發點是為了扭轉“每分必究”,一個等級的分值一樣,然而由於高考按總分錄取,這反而引發新的焦慮。山東的等級賦分調整,於是又成了“優化”。要根本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大力推進自主招生改革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這方面的改革,在上海、浙江已經進行的高考改革,和山東高考改革方案中均有,但是招生規模十分有限,而且,也和集中錄取嫁接,因此,並沒有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也難以引導基礎教育走出功利的應試傾向。這是在全國範圍內推進新高考改革所必須注意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