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VS求職者:我們是如何相愛相殺的

找老闆就要找牛逼的,或者錢多到能砸死你的,否則就找個三觀和你一致的公司,一步一步成為那個更強的自己。

世界上存在著很多相愛相殺的對應的關係,比如南方人VS北方人,甲方VS乙方、面試官VS求職者……

網上看到一個段子,有個面試官問一個面試者“都說三十而立,您都三十了,請問您現在立在哪了?”面試者……

還有一個知乎帖子提問HR,面試過程中提出過什麼樣的刁鑽問題。有一個HR開誠佈公的說,看到對面的男生長得帥,直接脫口而出“你有女朋友麼?”還有面試官看到一個人面前臺,直接問了一個“你知道excel有多少種公式嗎?”“你都工作十年了,為什麼月薪才5000?”

還有的面試官拿著求職者的簡歷問了幾個問題,高冷地告訴面試者, “抱歉,您的工作經歷和我們的崗位不太匹配。”納尼?!我的簡歷就拿在你的手裡,之前電話也溝通過,現在大老遠過來面試你告訴我經歷不匹配……..

面試官VS求職者:我們是如何相愛相殺的

每個人都有過面試的經歷,相比那種奇葩的面試官,更多的是嚴肅緊張的面試場景。“你因為什麼原因離開上一家公司”“可否談一下你對加班的看法”“談一下你的優點和缺點”“你還有什麼想要問我的?”……

其實所謂的面試官並沒有那麼嚴肅可怕,他們不過是本著STAR法來甄別人才的。

Situation情境

Task任務

Action行動

Result結果

總結來說:一場面試其實就是面試官根據求職者過去的表現,來判斷將來的行為。瞭解面試官們出牌的套路和心理,我們才能夠更好的展示出自我,並且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企業。

面試官VS求職者:我們是如何相愛相殺的

1

“什麼原因使你離開上家公司”

往往能夠看出一個人的人品

如果你和領導/同事不和辭職離開,有可能是情商低遭排擠,或者是個搬弄是非的“惹事精”,這兩種人企業避之不及,哪裡還敢接收你?

如果因為上份工作不是你喜歡的,別那麼直白,誰知道這份工作你又會保持多久的熱情和喜愛?

如果你說在上家公司遭遇了發展瓶頸,到底是上家公司不行,還是你不行?想辦法解釋清楚自己和公司發展路徑。

2

“可否談一下你對加班的看法”

企業在判斷你到底原意付出多少

聽到面試官問你對加班有什麼看法,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完了!這家公司絕對有加!班!文!化!

無論你是否承認,現在很多公司都存在加班現象,且默認沒有加班工資。如果你的內心真的十分牴觸加班,就應該老老實實去一個國企,現在連公務員事業單位都在加班,更別提互聯網、金融、傳媒行業了。

面試不是考試,並不是一錘定音,面試之後還有後續的上崗試用,朝九晚五的工作會需要你保持一個良好的工作狀態。與其等到上班後才後悔,覺得加班太狠再辭職找工作,不如在面試的時候說清楚對於加班的限度,這樣雙方都比較輕鬆。

3

“你還有什麼想要問我的”

這是你的權利,不問清楚是真傻

每個面試者在面試結束的時候都喜歡用一個套路:“你還有什麼問題想要問我嗎”,說實話這個問題確實雞肋,其實前面該展示推銷的都已經做完了,作為面試者我當然是最想知道:你到底能不能錄取我?!

雖然不能當場問面試結果,但你還是有權利去問面試官一些問題的。況且想要判斷這個公司到底是否適合你,你真的需要提個問題來問問清楚。

如果面試你的人,是你的部門負責人,你可以問:

您對這個崗位有什麼定位?

您覺得考核這個崗位的重要指標是什麼?

您覺得我距離這個崗位還有什麼提升的地方?

請問如果我進來,直接向誰來彙報?

請問您的團隊工作風格是什麼樣的?您的管理風格是什麼?

這個崗位之前的同事因為什麼離開的?

從這些問題中,你可以瞭解到底這個崗位到底是否與自己的發展方向一致,公司的直線領導是否是你可以接受的領導風格,自己能否適應和認同領導的管理和團隊的氛圍,到底是這個職位有什麼問題導致的人員流失,如果問題依然存在,自己能否接受。

如果你求職的崗位比較高端,高級經理或總監以上,可以問:

部門在公司中的定位、發展目標是什麼?

公司的未來發展方向?您對行業發展的看法?

公司與競爭對手相比,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根據這些問題來判斷自己的價值觀是否和公司的高層相一致,如果一致日後工作溝通會比較順暢,如果三觀不同還是果斷放棄吧,否則日後工作將很難進行。

如果面試你的人,是企業的人力經理,你可以問:

請問這個職位未來的發展路徑是什麼樣的?

公司有沒有專門的給新人的各種培訓?

公司的福利待遇怎麼樣?五險一金、班車、餐補、打車報銷、加班費、免費體檢、旅遊等

寫在最後,面試是企業和求職者的雙向選擇,相互瞭解的過程,雖然很多時候作為求職者我們仍然處於買方市場,但是請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方向,不要一味地去迎合用人單位。

找老闆就要找牛逼的,或者錢多到能砸死你的,否則就找個三觀和你一致的公司,一步一步成為那個更強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