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宿遷市農貿市場快速檢測室 建設使用情況調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的要求。2018年初,宿遷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通過開展現場調查、實地走訪座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對全市農貿市場快檢室現狀進行了專題調研,切實抓好“菜籃子”安全,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現狀及初步成效

2015年7月,按照全國食品監管體制調整的要求,宿遷市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的質量監管職能由農業部門劃入食藥監管部門。全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不等不靠,以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為抓手,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通過細化工作職責,強化業務培訓、加大建設力度、強力督查指導等工作措施,有效提升農貿市場快檢工作能力,較好地保障了全市人民食品消費安全。

一是快檢室建設穩步推進。據調查統計,在全市目前有固定場所的133個城鄉各類農貿市場中,已配有各類快速檢測設備的有75家,配備率為56.4%,建有專門檢測室的有52家,覆蓋率為39.1%。目前,全市現有的32家標準化菜市場100%已建成快檢室,配備了專兼職快檢人員。

2017年“創文”期間,宿遷市食藥監局從較緊張的食品安全監管經費中統籌調度40餘萬元,集中對市中心城區15家標準化農貿市場快檢設備進行更新,推行 “五統一”標準(統一標識、統一聯網、統一臺賬、統一培訓、統一考核)。

二是快檢室檢測有序開展。目前,宿遷全市大多數農貿市場能夠每天對進場銷售的食用農產品開展常見農藥、獸藥殘留的快速抽檢,防範食品安全隱患。2016-2017年,全市已開展食品和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15萬餘批,疑似陽性720批(其中:蔬菜681批,畜禽水產品39批),合格率99.52%,處置不合格食用農產品2115公斤,通過電子顯示屏和公告欄公示快檢信息1.9萬餘條,有效保障了群眾菜籃子安全。

三是快檢室成效初獲肯定。據調查反映,目前宿遷全市農貿市場快檢體系初步建成,快檢工作有序開展,為宿遷市通過全國文明城市驗收貢獻了力量,也得到了群眾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在市人大、政協組織的專項視察檢查中得到肯定,在全市2017年“找短板、補短板、強短板”活動中被確定為補強短板先進。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全市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與管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快檢室建設標準不統一。全市各地農貿市場快檢室基本上是自行建設,後期運行出現了一些問題。如有的市場在建設時預留了場所,但在通風、上下水等方面不符合要求,在後期建設快檢室時無法使用,只能重新改造甚至重新選址造成浪費;有的批發市場儀器檢測能力與交易類型和交易量不匹配,檢測覆蓋面過小;同時儀器設備不統一、不規範,給後期信息化檢測數據採集、集中培訓提升成效帶來難度。

二是快檢室日常運行不規範。快檢室不同程度存在檢測不規範、結果公示不及時,快檢設備老化和試劑耗材不足,缺少專兼職快檢人員等問題。例如,市中心城區15家標準化農貿市場中現有快檢人員16名,其中專職人員僅1人,其他都是由市場管理人員兼職,專業檢測素質不高。個別農貿批發市場快檢批次不夠,與交易量不匹配;絕大多數市場快檢範圍僅限於蔬菜類,對於水產品、禽蛋、肉類等項目檢測則明顯偏少。

三是快檢保障需要進一步加強。一方面市場開辦方(管理方)“缺人、缺錢、缺規範”,另一方面縣區市場監管部門因監管任務繁重,對快檢日常督查指導不到位,機制不順。目前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與管理的經費來源基本是由市場開辦者(管理者)自籌自建,市和縣區財政投入或補助不足。個別農貿市場經營狀況不佳,只能勉強維持市場運行,很少能再拿出資金加強快檢。同時,推進快檢室建設和使用管理缺乏明確的法律條文,不利於快檢工作的加強。另外,農貿市場快檢誠信監管體系尚未完全建立。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及建議

農貿市場具有公益屬性,農貿市場快檢工作是保障“菜籃子”安全的重要手段,不能僅靠市場自身經營來保障,政府不能缺位。要通過強化城市治理與服務,按照“統一規劃、政府主導、市縣聯動、屬地(政府)負責”的思路,持續推進快檢工作,讓其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致、與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期望同步,與城市發展的迅猛速度匹配。

(一)出臺管理辦法。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針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起草規範全市農貿市場快檢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的文件。文件內容應包括農貿市場快檢室建設與管理的標準和規範、建設的主體和適用範圍、資金來源。明各級政府、相關監管部門在農貿市場快檢工作的職責。根據市政府的部署安排,2018年3月,市食安委已制定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標準化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檢檢測工作的通知》,為推進快檢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實事項目推進。出臺建設和管理的文件只是為快檢工作提供了執行和保障的依據,真正產生實效要靠發揮各級政府和監管部門作用,通過政府層面來推動落實。可以採取通過列入各級政府的為民辦實事項目等方式推進,在食品安全年度考核事項中明確分值、列入縣(區)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內容等形式,強化落實,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