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塊莖產生黑色斑點影響美觀?原來是得了“瘡痂病”

隨著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瘡痂病發生和危害程度逐年加重,已成為馬鈴薯種植當中的主要病害。那麼,馬鈴薯瘡痂病該如何防治?

這不6月6日來自濰坊市的園虎用戶在農管家APP平臺上發來馬鈴薯問題圖片,詢問土豆上的小黑點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馬鈴薯塊莖產生黑色斑點影響美觀?原來是得了“瘡痂病”

馬鈴薯塊莖產生斑點

農管家專家根據圖片顯示給出解答:

服務三農(甘肅武威市)

瘡痂病症狀,建議預防。塊莖膨大期使用硫酸銅或者噻菌銅或者喹啉銅灌根。

王桂蓮(山東省菏澤市鉅野縣)

瘡痂病,細菌性病害。

呂蘭華(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擅長作物馬鈴薯、棉花、芹菜、西瓜)

馬鈴薯瘡痂病危害,細菌性浸染。建議選用內吸性殺菌劑噻唑鋅、乙蒜素、氯溴異氰尿酸等噴施防治。

郭欣華(山東省聊城市冠縣,農藝師,技術站站長)

馬鈴薯瘡痂病,細菌性病害,可以用中生菌素,春雷黴素,葉枯唑,氟硅唑,辛菌胺,乙蒜素等防治。

農管家知識大課堂——瞭解馬鈴薯“瘡痂病”

危害症狀

春季和秋季均可發生,但以秋季較為嚴重,主要危害塊莖。受害塊莖開始產生褐色小點,後擴大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瘡痂狀硬斑。

馬鈴薯塊莖產生黑色斑點影響美觀?原來是得了“瘡痂病”

塊莖產生褐色圓形或不規則形的瘡痂狀硬斑

發病規律

一、栽培因素。微鹼性土壤發病重。病薯長出的植株極易發病,健薯播入帶菌土壤中也能發病。

二、品種。品種間抗病性有差異,白色薄皮品種易發病,褐色、厚皮品種較抗病。

三、越冬。病菌能在土壤中腐生,也能在種薯上越冬。

四、侵入。種薯和土壤均可傳病,由皮孔及傷口侵入塊莖。塊莖表面木栓化組織形成後難被侵入。

防治方法

一、與非茄科蔬菜輪作2年以上。

二、選擇保水性好的土地種植,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三、加強肥水管理,保持土壤溼潤,可減少發病。及時防治地下害蟲。施用酸性肥料以提高土壤酸度。收穫後及時清除田間殘體,並集中銷燬。

用藥參考

42% 三氯異氰尿酸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83-125克/畝 噴霧

80% 乙蒜素 乳油(中等毒) 使用6015-8000倍液 噴霧

5% 中生菌素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50-70克/畝 噴霧

20% 乙酸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0-1500克/畝 灌根

20% 嗎胍·乙酸銅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67-250克/畝 噴霧

6% 春雷黴素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50-300倍液 噴霧、灌根、抹病斑

46% 氫氧化銅 水分散粒劑(低毒) 使用30-45克/畝 噴霧

20% 噻森銅 懸浮劑(低毒) 使用120-200毫升/畝 噴霧

20% 噻菌銅 懸浮劑(低毒) 使用75-100克/畝 噴霧

2% 氨基寡糖素 水劑(微毒) 使用187.5-250毫升/畝 噴霧

20% 葉枯唑 可溼性粉劑(低毒) 使用100-150克/畝 噴霧

50% 氯溴異氰尿酸 可溶粉劑(低毒) 使用50-60克/畝 噴霧

如果你有更多不同觀點,歡迎留言或登錄農管家回覆。在“農技”一欄會每天更新當下最新農事管理,找準方向,科學管控,遇事不慌張。另外在“問答”一欄,多位專家在線幫你排憂解難,輕鬆管理不再是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