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20年前,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就學時,偶然的機緣認識了“壎”這一最為古老的樂器,幽幽嗚咽、蒼涼渾厚的壎聲從靈魂深處觸動了他對壎樂痴迷,從此他放棄了大都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埋頭於陶壎的製作和演奏。經過十餘年的製作和研究,陶壎、漆壎、玉壎、貝壎、木壎、雙腔壎、復管壎、竹篌等讓這一古老的樂器演化出豐富的新品種。他就是中國陶笛藝術委員會副秘書長、邢臺市群眾藝術館館員侯義敏老師——一個普通的基層文化工作者,卻無可替代的成為中國現代壎研究史上一位重要人物。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20年前的“壎”對於很多人來說還是一個很陌生名字,沒有老師,沒有技術,沒有音樂基礎的他,完全憑藉著對這一古老神秘的聲音的痴迷開始了十數年的夢一般的追求。從採土、練泥、製坯到調音、燒成、裝飾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他成為中國為數不多的壎製作家,他漸漸地擁有王鐵錘、王次恆、杜聰、範睿、譚盾等音樂界的好朋友。譚盾親自在臺灣、香港採了泥土送到邢臺製作“垚樂”用壎,讓兩岸三地的泥土混合燒製的聲音奏響於金色大廳、國家大劇院等音樂殿堂。他的夢圓了,然而他並沒有滿足,他發明設計了一種完全新型的竹製吹管樂器“竹篌”、名字取自他的“侯”姓。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十幾年前,為了解決普通人學壎難的問題,侯義敏就著手與哨口壎的研製。後來陶笛進入中國大陸後,他看到了一個全新的“壎”的世界,於是他的另一個追逐的夢開始了。陶笛源於中國的古壎,但是比壎更易學,發展的空間更為廣闊!那是一個更為斑斕的聲音的世界。設計造型,製作模具等一番折騰之後,因為好友的一把價格不菲的陶笛不小心摔壞了,他又放棄了所有的工作成果,轉而進行木質陶笛的製作工藝研究,成為中國第一個研究製作木質陶笛的拓荒者。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經歷了成千上萬次的技術改進和試驗。數十方木料變成廢品之後,他的執著的追求終於取得的了卓越的成就,全系列的木質陶笛全部製作成功,他用他的努力改變了人們對木質陶笛認知的偏見,木質陶笛的音質音色完全可以達到專業陶笛的品質。2010年中國民族管絃樂學會成立陶笛藝術委員會,鑑於他在獨具特色的木質陶笛製作領域取得的成就和貢獻,被聘請為陶笛藝術委員會常務理事。通過陶笛藝術委員會的平臺,他又結識了更多地國內外的陶笛演奏家,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製作技藝以求達到演奏家們更高的期待和要求,使他的作品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木質陶笛。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追夢:壎與陶笛的世界

他站在古老的長城之上,擁抱著那些獎牌時,欣慰的笑了,因為功夫不負有心人,一份付出、一分收穫!比賽中的成績給予了他十足的肯定,這是對於十餘年埋頭苦幹,只問付出不問結果的追夢的肯定。然而,他並沒有因此而滿足。他說,陶笛在中國只是剛剛起步,以後的路還有很長,木質陶笛的研究之路也同樣的還有很遠,我會不斷地超越自己,研製出更完美的木質陶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