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考生|比選錯專業更可怕的是選錯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按照往年高考規律,只有第一天上午的作文題是全民參與度最高的。

等到了數學以文綜理綜這些觸及到他們知識儲備盲區的科目時,段子手們就會漸漸安靜下來。

不過,今年全國一卷的高考作文題是《寫給2035年的那個他》。

全網段子手等了半天,看到題目就懵逼了。

但是,同樣參加高考的易烊千璽應該會拍拍胸膛:

穩了!這題我會做,今年還唱過!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高考結束後,很多人可能會有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但這種錯覺會在進入大學後戛然而止。

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大學名言——

只要專業選的好,人生天天是高考。

大三更比高三累,週末課表空不了。

如何選擇專業,一直都是眾多考生的痛點。

每年6月9號,都會有很多前輩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

而吐槽的「重災區」,主要集中在學醫和會計兩大專業。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你的同學都畢業了,你在學醫。

你的同學都工作了,你還在交學費學醫。

你的同學都結婚生子了,你還在一個人值夜班。

你的同學都走上人生巔峰了,你才當上主治」

為了打消畢業生學醫的念頭,還有人曬出了醫學生的考試時間科目表,看著這密密麻麻的表格,我沒忍住打了個寒顫。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學會計的前輩們,更是順口溜滿天飛。

少壯不努力,長大學會計。

學了也不會,上課就矇蔽。

理論全背會,實踐就GG。

畢業也沒用,單位不認你。

先考完初級,注會等著你。

仰天長嘆氣,為何學會計。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我說句公道話,你們把編順口溜的精力分出十分之一拿來考會從,估計現在證兒都已經拿到手了。

注:會從=會計從業資格證

微博上有人問:

「當年高考,你選擇的是什麼專業?如今你又在做什麼行業。」

一個人回答:工商管理,現在當道士了。

我以為他是抖機靈,去翻了翻他的認證,才發現是真的啊!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媽呀,我辛辛苦苦考上大學不是為了當道士的啊!

雖然出國很難,我也沒想過要出家啊!

評論裡更是一片「男女都怕入錯行」的血淚史:

  • 漢語言文學專業,現在主要對領導說一句:「您說的都對!」

  • 英文,現在在英國做家庭主婦。

  • 能源與動力工程,當了火車司機。

  • 報的艾利斯頓商學院,現在日子很不錯,幾乎每個星期去一次美特斯邦威。

  • 油畫,街頭賣藝。

  • 學會計,現在在給人家辦貸款。

  • 哲學,現在主要是在家待業。

  • 選的中藥學和心理學,現在是個小和尚。

  • 生物,待業。

  • 學醫啊!現在還在學醫啊。再過幾年還是在學醫啊,TM的啥時候能畢業?

這些生動而鮮活的例子告訴我們——無論你最後選擇什麼專業,都可能後悔。

那咋辦?就不上大學了嗎?當然不可能啊!

其實,比選對專業更重要的是,要選對城市。

在大部分情況下,一線城市的二本三本,可能比二三線城市的一本更好。

在你能選擇的情況下,儘可能的去北上廣深;

其次,再挑選能去的最好的大學;

最後才考慮學什麼專業。

一個學霸朋友,當年可以上西安交大,但他懷著對一線城市(美女)的憧憬,最後報了深大。

大四校招直接進了鵝廠,現在已經是一名光明的加班狗了(誤)。

我們當時也很懵逼,為什麼放著好好的985不上?

他說,當時他就算進了交大,也只能報一些冷門專業。而且,西北經濟低迷,對於年輕人的誘惑力正在逐漸消失。

但是來深圳,他可以選一個更好的專業,擁有更好的平臺,更好的前景,更多的選擇。

有人總結了一個報考的建議順序,我覺得其實可以給廣大考生參考。

一線985>二線985>一線211>一線優秀一本>二線211>一線普通一本OR優秀二本>二線優秀一本>一線其他學校。

可以看出,這裡完全排除掉了三四線城市。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校招。

鮮有好企業到三四線,而在一線城市,無論是實習還是校招,都會有更好、更多的選擇供你挑選。

二是見識。

一線城市彙集更多的精英,你會發現身邊的人聊的話題都不同。你還可以聽到更多厲害的講座,世界級的音樂會演唱會,話劇舞臺劇。

一座城市對於個人世界觀的影響,遠遠比一座大學更重要。

有人做過一個比喻——

選擇城市是人的二次投胎。多投幾次胎,有個比較,將來也不至於後悔。

選擇什麼樣的城市,就是選擇什麼樣的生活。

你當初是如何做的選擇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