犍為:這兒正在“大變“!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犍為有個七一村。

七一村位於犍為縣清溪鎮西南,屬於清溪鎮、雙溪鄉、九井鄉的交匯處,毗鄰沐川縣五馬平風景區和犍為縣梁家山風景區。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風光旖旎,生態秀美

七一村原名28村。

當年,抗美援朝老戰士、至今還健在的91歲老黨員劉朝忠等5名基層黨員,向上級組織提出建議,經批准後更名為七一村。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傳統村落,綠色家園

七一村幅員9.6平方公里,轄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32人。其中,常年外出務工600餘人,進縣城和集鎮居住400餘人,閒置民居200多戶,屬淺丘傳統村落地帶。

目前,這兒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大變化!

作風在變

基層組織,幹部作為。

2017年3月,七一村村兩委實行民主選舉。時年24歲的段紅騰,從南京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工程學院入伍6年後復員,回到七一村擔任村紀檢組長,同年進入犍為創業青年商學院實踐學習。

2017年11月,年僅25歲的段紅騰被推選為七一村黨支部書記。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七一村黨支部書記段紅騰

目前,新一屆村級班子面貌煥然一新。王林海,村主任,53歲,在基層組織14年如一日,勤勤懇懇,踏踏實實,兢兢業業。

村級班子強化學習,集中組織外出考察。村級重要事務,均採取民主決策、公開透明、村民自治。在集體經濟組織、鄉村產業發展、生態資源改善等方面,均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不斷提高群眾參與權和決策權。

民風在變

振興發展,凝聚人心。

2018年2月12日,七一村舉行首屆“村晚”。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七一村舉辦首屆"村晚"海報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七一村首屆"村晚"現場

這場首屆“村晚”吸引了近2000名村民前來圍觀,年齡最大者為92歲,還有癱瘓多年的老人被孝子背到了“村晚”現場。

縣農業局、縣交通局、清溪鎮黨委政府等相關部門,清溪鎮和平村、塘壩鄉愛國村、石溪鎮聯盟村、縣委組織部下派新民鎮金鳳村第一書記等應邀參加七一村首屆“村晚”活動。

七一村的人心,很快得到凝聚!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七一村務實奮進的村組幹部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田間地頭,黨員義工

社會公益,感動民心。

七一村黨支部注重通過“公益宣傳”來凝聚人心。

七一村首屆“村晚”沒有使用村級組織一分錢經費,也沒有由七一小學的校友或七一村的村民集體眾籌。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七一村首屆"十佳長壽老人"和子女

七一村首屆“十佳長壽老人”“ 十佳孝子孝媳”“ 十佳突出貢獻”“十佳致富能手”“十佳勤奮學子”的表彰獎品以及幸運觀眾獎獎品,全部由樂山惠田米業有限公司範惠萍女士公益贊助。

感動,不僅如此。

2017年8月31日,七一村五組危房戶張康林新居建成。這是由犍為創業青年商學院共同集資援建,清溪鎮和民政局等部門積極參與幫扶。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創業青年援建危房戶張康林新居

2018年4月16日,七一村黨支部再次發出倡議,希望援助七一村八組危房戶、善德孝子改建新居。犍為創業青年商學院梁學海、胡先軍、程剛、鍾世超、盧友洪、劉乘希、林心、紀文迪等青年企業家積極響應或紛紛表態。

社會民生,很快得到七一村群眾密切關注。

黨群同心,很快達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共識。

東風在變

生態環境,宜居宜業。

七一村。

這裡曾是“魚米之鄉”。但是,一度荒蕪,直至“空殼”。

今天,這裡仍是一片尚待開發的“處女地”。

七一村山清水秀、風光迤邐、民風淳樸、人傑地靈。耕地、林地良田等涉及面積9.6平方公里,大塘口水庫(龍潭)水域面積600餘畝、幅員面積1500餘畝,韓家河流域水系長達八公里。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淺丘地帶,自然生態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休閒農業,田園風光

有山有水,有田有地。

曾經一度被荒蕪的七一村,至今沒有成片種養產業,沒有任何工業元素,更沒有項目推進的大拆大建。七一村主要收入仍為原始的“面朝黃土背朝天”,制約村上發展的主要因素還是人口老齡化,外出務工普遍,土地荒蕪突出,“空殼”留守日趨明顯。

原始地,就是開發地。

原始地,就是聚寶地。

東風吹來,區位凸顯;環顧四野,四通八達。

七一村的主幹道,曾經是石板路,在歷史上屬於商販和兵馬必經的“茶馬古道”。這裡是貫通川西南地區沐川、馬邊、屏山、新市鎮乃至雲南和貴州等西南邊陲的重要通衢。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毗鄰擬投資15億元的清溪古城

東風吹來,七一村區位正在“大變化”。

七一村核心區,東接清溪古城,南臨九井特色小鎮,北聯五犍沐快速通道,西至梁家山鄉村旅遊特色小鎮。

東風勁,乘風勢。

從交通組織來看,七一村核心區距離樂宜高速、仁沐新高速、五犍沐快速通道出口僅幾分鐘車程,距離成貴高鐵花金車站僅十幾分鍾車程,可無縫對接“成渝經濟圈”“川渝黔交通樞紐”的“交匯點”區位和“零距離”優勢。

從旅遊環線來看,七一村核心區距離梁家山鄉村旅遊特色小鎮規劃區直線距離僅5公里,距離清溪古城和世界茉莉博覽園田園綜合體規劃區僅10分鐘車程,距離河口金犍茉莉特色小鎮規劃區僅10分鐘車程,距離岷江港航電、新民溫泉茉莉小鎮僅15分鐘車程。

七一村,正趕上了犍為農旅融合、文旅升級、全域旅遊的大好時機。

東風吹來,鄉村振興。

鄉風在變

村民自治,民主決策。

目前,七一村正在探索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村民參加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積極性異常高漲。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村民小組會探討集體經濟

七一村全村9.6平方公里9個生產組574戶2023名居民,參加集體經濟土地入股合作意向,至今在1組、2組、3組、4組、6組、7組、8組、9組共計504戶,分組分別召開村民戶主大會,僅有10餘戶因各種原因,暫未上交土地合作手續和簽定集體股份經濟意向協議。

這就是社情民意。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村民小組會共謀未來發展

修路致富,幹群同步。

說起修路,七一村村民大家都很積極。因為,村民們都一度被3.5米的村道堵慌了心!尤其是逢年過節,往往會都會堵在3.5米的村道上停車兩兩相望,簡直是“隔車相看淚眼”!

一事一議。

目前,七一村產業園區8公里主幹道工程,硬化道預留景觀路,全部由3.5米拓寬至8米。

村兩委採用“一事一議”“村民自治”的形式,公開透明,民主決策,陽光監督,公平公正。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村組幹部,任勞任怨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村民代表義務參加工程監督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村道產業主幹道全部由3.5米拓寬至8米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技術培訓,研究產業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鎮村幹部,共謀發展

村民自治,達成共識。

至今,主幹道工程拓寬工程,七一村村民們識大體、顧大局、謀大事、看大策。

居然沒有任何村民阻工;

居然沒有任何一份書面協議;

居然沒有任何一位村民討要一分錢賠償;

在近三個月的道路拓寬施工過程中,甚至沒有任何一個村組幹部、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領取過一分錢的補助或報酬!

村民自治,民主決策;

集體經濟,未來之策!

鄉村振興,故土良心;

犍為振興,幹群同心!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鄉村振興,幹群同心

當下,七一村發展態勢勁頭正足。

集體經濟,股份合作,民心所向。

七一村9.6平方公里的“中國七一村自然學校”,以及由此輻射周邊的保安村、上游村、五龍村、和平村等優良沃土和生態資源,清溪鎮20平方公里的果蔬基地和農旅園區正在積極謀劃。

據悉,縣內外不少農旅產業業主看好七一村的自然資源和發展前景。正在排隊等候商談“農學、遊學、體學、儒學”等研學產業的謀劃者,可謂摩拳擦掌、爭先恐後、絡繹不絕。

目前,外界有意願到七一村合作的項目土地已達3000餘畝。

評論員文章

脫貧攻堅,國之大策。

鄉村振興,國之大器。

全面小康,國之大成。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和《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指導意見》。

未來五年,我們要“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未來五年,我們要“樹立城鄉融合、一體設計、多規合一理念,抓緊編制鄉村振興地方規劃和專項規劃或方案,做到鄉村振興事事有規可循、層層有人負責。要科學規劃、注重質量、穩步推進,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幹,讓廣大農民在鄉村振興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18年5月,根據四川省委農工委、省發改委、財政廳、國土廳、住建廳、水利廳、農業廳、林業廳、省旅發委等9個省直單位和專家綜合評定,犍為縣率先納入“四川省首批鄉村振興規劃試點縣”。

犍為再一次成為試點。

犍為再一次成為樂山市唯一入選。

近日,國家水利部和四川水利廳領導專程來犍為調研“鄉村振興戰略”水利建設實施情況。專家們對犍為水利工程、水產配套、特色農業、生態發展給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犍為再一次成為焦點。

鄉村振興是國家宏觀層面大政方針,機遇難得,千載難逢。

犍為,幹群同心已經走在全省前列。

今天,犍為還有太多的“七一村”。此前,七一村幾乎沒有任何規模產業,沒有任何現代化新型農業設施,更不要說村級集體經濟組織。

今天,犍為需要太多的“七一村”。目前,我們看到了七一村的變化,看到了犍為“鄉村振興”給七一村帶來的力量和信心。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七一村,土生金。

金犍為,土生金。

群眾基礎,內生動力。作風、民風、東風、鄉風,熱風吹來,正跟“鄉村振興”之勢。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鄉村振興,要靠政府靠政策,更要靠村民的自覺、自發、自力和自治。

東風正起,熱潮來吹。

當前,我們全縣上下正在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掛圖作戰項目,重點領域工程,簽單簽約落地,專項督查到位,專題研究部署,分批分期竣工,分級分層落實。

虛的不來,實的接招。

工業崛起、鄉村振興、掛圖作戰,我們怎麼辦?重點項目、重點民生、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重點方向,犍為怎麼幹?

功成不必在我。

我們如何搶抓“工業基地”崛起和“鄉村振興”試點的大好機遇,千方百計抓好“一總部三基地”孝姑工業園區的建設和招商?同時,如何全力防範化解重大風險和加大招商引資融資力度,如何全力精準脫貧攻堅,如何全力抓牢汙染防治和生態環保?

抓資金是殷實“糧倉”。

抓脫貧是民生“國事”。

抓環保是當今“焦點”。

三大攻堅戰,毫不懈怠。三大民生戰,毫不猶豫。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東風吹,戰鼓擂。人心齊,泰山移。犍為幹部,能幹事,會幹事,也一定會幹成事!

我們犍為,應該有更多的“七一村”,也應該有更多的“實幹家”。

我們犍為,應該有更多的“七一村幹部”“七一村黨員”“七一村村民代表”,共同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群策群力、親力親為、踏實奮進!

鄉村振興,國之大器!

從零開始,我們將見證七一村的振興!

從頭開始,我們將見證犍為縣的未來!

民心,向著黨心!

黨心,滿載民心!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犍为:这儿正在“大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