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溫情陪伴【父母必看]

我的同學Angela小姐是一名高級白領,從事進出口業務;老公是公務員,是單位的要職人員,夫妻倆年收入非常高。由於Angela平時工作非常忙,快四十了才生了個寶貝女兒,於是夫妻倆對女兒非常寵愛,都想把最好的送給女兒。由於平時夫妻工作都很忙,沒什麼時間陪伴女兒,都是保姆在帶。女兒還不到一歲,就送去了早教中心接受早期教育。對於Angela的做法,有的同學就認為她太狠心了;有的同學就非常羨慕她給女兒這麼好的條件。我個人認為

,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陪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最好的老師是父母,而最好的教育就是陪伴。父母的溫情陪伴,能幫助孩子獲得更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創造力。父母的陪伴對寶寶有以下三大作用:

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溫情陪伴【父母必看]

  1. 父母的陪伴是寶寶情感的啟蒙。剛初生的寶寶都是通過感知覺來認識周圍世界,即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等感覺器官,感知、認識周圍物體的顏色、氣味、味道、形狀等特性。我們做父母一般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通過簡單的逗笑,或玩具等吸引寶寶的注意力,鍛鍊寶寶感的知覺。之後,隨著寶寶開始學習坐、爬、走,能夠探索的世界越來越廣闊。這個時期的寶寶對於爸爸媽媽有著發自天性的依賴,爸爸媽媽的懷抱和輕輕撫摸,都是寶寶所喜歡和期盼的。尤其是當寶寶哭泣時,父母的陪伴和安慰能讓寶寶獲得安全感,不再害怕陌生的環境,這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種情感的啟蒙。

  2. 父母的陪伴有助寶寶語言和社交能力的發展。寶寶從呀呀學語開始,父母就是寶寶的第一傾聽者和對話者,更是教育者 和引領者。當我們的寶寶只會用哭泣表達時,爸爸媽媽都能很快聽懂其中的含義,並作出回應。當寶寶開始說話時,爸爸媽媽

    更要耐心與寶寶互動交流,鼓勵寶寶樂於學說話,樂於與人互動,由此獲得更多的安全感,會今後的社會交往能力發展打下基礎。父母要做的早教很簡單,例如每天鼓勵孩子說話,說一下今天開心的事情;喊寶寶幫忙分水果,分筷子,數書本,數家裡人數等。每天睡覺前,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玩玩具,讀一些益智兒童讀物,或者動手做一些手工等,一起探索未知的世界,滿足和鼓勵他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3. 父母的言傳身教就是陪伴式早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自身的言行自然更容易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陪伴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注意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一般來說,寶寶從2歲起便能感受到家庭的氣氛,而不同的家庭氣氛會使孩子在思想、態度和一般行為中作出不同的反應。愉快、和睦的家庭氛圍更容易讓寶寶養成健康積極的心理和性格,而經常爭吵的家庭里長大的孩子,難以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所以父母進行早教採取鼓勵性學習,創造愉快、安全的環境,才能更好地開發寶寶的潛能。

最好的早教,就是父母的溫情陪伴【父母必看]

親愛的朋友們,你們是怎樣對孩子進行早教的呢?對父母早早送寶寶去早教中心有什麼看法呢?

大家好,我是小書蟲媽媽,是一名育兒達人同時也是一名寶媽,非常開心在這個平臺和您分享育兒心得,如果大家喜歡我,可以點右上角關注我哦,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