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億美元鉅額融資後,螞蟻金服下一步是上市?

140亿美元巨额融资后,蚂蚁金服下一步是上市?

140亿美元巨额融资后,蚂蚁金服下一步是上市?

螞蟻金服新一輪融資終於官宣。

數額驚人,據螞蟻金服官方披露,此輪融資總金額為140億美元,高於此前傳言的120億美元,創下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金額。

本輪融資吸引了全球範圍的投資者人參與,除原有股東繼續跟投外,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馬來西亞國庫控股、華平投資、加拿大養老基金投資公司、銀湖投資、淡馬錫、泛大西洋資本集團、T. Rowe Price 旗下基金、凱雷投資集團、Janchor Partners、Discovery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Baillie Gifford等參投該輪融資。

集齊國有資本和國際資本

這是螞蟻金服的第三次融資。

2015年7月,螞蟻金服宣佈完成一輪120多億元的A輪增資。這一輪融資中,螞蟻金服出讓8%股份,全國社保以 5% 的比例名列榜首,國開金融與人壽、人保、太保與新華人壽四家保險公司入股,各投資約 9 億元,春華基金(持股 0.5% )與國資背景的上海金浦產業基金兩家PE入股,投資人虞峰領銜的投資團持有1%左右的股份。

2016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B輪融資,總額超過45億美元,由建行旗下中投海外和建信信託、中國人壽、中郵集團等機構參投。

前兩輪國資背景機構頻現,這一輪再集齊全球範圍內的投資機構。

一系列數字能夠說明螞蟻金服如此受追捧的原因。

英國《金融時報》以及彭博社報道的數據:

在用戶數方面,螞蟻金服目前用戶量已增加至6.22億,其中有5.2億用戶來自支付寶;

在資產管理方面,管理資產規模達2.2萬億元,其中餘額寶管理著1.5萬億元(合3450億美元)資產;

在消費貸方面,螞蟻金服的消費貸規模已經達到6000億元,花唄用戶平均每個月借款約700元,借唄用戶約3000元;2017年至今,螞蟻金服的消費貸規模已經實現翻倍;螞蟻金服的消費者貸款額度,已是中國建設銀行的近3.7倍。

螞蟻金服的估值也隨之水漲船高,在2015年的A輪融資中,螞蟻金服估值450億美元。雖然今天官方並未披露螞蟻金服新一輪融資,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此輪融資估值為1500億美元。而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時的發行價為68美元/股,市值為1420億美元。

全球化和技術戰

螞蟻金服表示,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支付寶的全球化拓展,自主科研投入和全球頂尖人才的招募,從而提升支付寶及其合作伙伴向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提供普惠金融服務的能力。此外,資金也將用於培育新興市場的本地科技人才,助力當地的數字化轉型,讓普通民眾也能享受數字經濟帶來的紅利。

這意味著,全球化和技術將是螞蟻金服接下來的戰略重點。

螞蟻金服的國際化拓展早已展開。

早在2015年就投資了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後通過投資入股或技術合作的方式與韓國Kakao Pay、泰國Ascend Money(子公司True Money)、印度尼西亞DANA、菲律賓GCash、馬來西亞TNG、巴基斯坦TMB(Telenor Microfinance Bank)等結盟。根據螞蟻金服披露,去年年末7個海外“支付寶”本地錢包正在服務2.8億當地人。除此之外,

國際化之外,螞蟻金服的高估值還在於它的技術潛力。

螞蟻金服副總裁陳亮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說,“我們從沒想過要做一家金融機構,目標就是要做一家科技公司。”當初註冊商標“螞蟻金服”,重在“服”而不是“金”。

螞蟻金服在2015年提出互聯網推進器計劃,稱要在5年內通過技術幫助1000家金融機構。外界更熟知的是,螞蟻金服在2017年3月明確提出要做TechFin,未來“螞蟻金服只做Tech(技術),支持金融機構去做好Fin(金融)”。

螞蟻金服的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支付連接、技術服務和金融服務。從此前流出的一份螞蟻金服融資材料顯示,2015年時,螞蟻金服約64%的收入來自於支付連接,23%的收入來自於金融服務,14%來自於技術服務。2017年,螞蟻金服技術服務的收入佔比大幅上升至34%,支付連接收入佔比下降至54%,金融服務收入佔比縮水至11%。根據預測,到2021年時,螞蟻金服的技術服務收入將上升至總收入的65%,超過支付收入成為第一大收入項。

上市還有多遠?

螞蟻金服的140億美元融資,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單筆私募融資金額;1500億美金估值,使其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非上市公司。如此巨型體量,恐怕難以在私募中繼續融資,下一步或是上市。

中國證券報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此輪融資為螞蟻金服上市前最後一輪私募融資,螞蟻金服希望明後年能在香港和A股同時上市。

今年開年後,螞蟻金服動作頻頻,先是在2月與阿里聯合宣佈,根據2014年雙方簽署的戰略協議,阿里巴巴將通過一家中國子公司入股並獲得螞蟻金服33%的股權。然後在4月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彭蕾卸任螞蟻金服董事長,螞蟻金服CEO井賢棟將兼任董事長一職。

前者被視為為螞蟻金服上市理順股權關係。後者被認為是螞蟻金服衝刺IPO的戰略調整。

而上文說提及的技術轉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減緩監管壓力,降低政策風險,為上市鋪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