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蓓:創新葯行業迎來春天

赵蓓:创新药行业迎来春天

中國基金業發展20年特別策劃

畢業不久就加盟工銀瑞信,一干就是8年,從醫藥行業研究員成長為醫藥行業基金經理,趙蓓的工作經歷似乎和大多數基金經理並無不同。

2014年11月18日至今,趙蓓擔任工銀瑞信醫療保健行業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2015年4月28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養老產業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2016年2月3日至今,擔任工銀瑞信前沿醫療股票型基金基金經理。其中,工銀前沿醫療股基和工銀醫療保健股基2017年分別以24.80%和15.08%的收益,位居同類第2和第4名;工銀醫療保健股基成立以來累計收益達71.20%,在同類主題基金中表現最佳(銀河證券數據,截至6月1日)。

管理著全市場累計回報最高的醫藥主題基金,趙蓓十分看好未來創新藥領域的投資機會。

她指出,目前國產創新藥研發項目數量大增,2003—2012年國產創新藥IND申報數量維持在每年30個左右,2013年以後快速增長,2017年這個數字超過130個,而2018年預計全年國產新藥IND數量將接近300個,國產創新藥研發井噴式爆發的態勢已經非常明確。再加上藥監繫統對創新藥的優先審評審批制度,創新藥的獲批也已進入收穫期。

穩健創造持久財富

在基金行業工作近8年,趙蓓見證了公募基金行業的快速發展。

趙蓓認為,只靠基金經理一人單打獨鬥的模式很難適應這個市場,而工銀瑞信之所以能在行業基金中走在前列,與完整的投研體系和投研團隊的搭建分不開。行業基金經理兼任行業組長的模式,一方面保證了研究員的研究成果與行業基金經理的無縫溝通,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支持其他全市場基金在這個行業的研究,保證了研究的完備性和風險的可控性。

Wind和銀河證券數據顯示,截至6月1日,趙蓓管理的三隻基金不僅今年以來收益都在15.96%以上,分列全市場主動股票型基金業績排行榜的第4、第6和第7位,中、長期業績亦持續領先,過去兩年三隻產品的業績均穩居同類前三甲。

穩健創造持久財富,不僅是趙蓓個人始終追求的目標,也是工銀瑞信一直以來秉持的企業文化。

目前,威靈頓管理的醫藥基金規模達700億美元,平均持股週期長達幾年、且能創造持續超額收益。

“希望未來工銀瑞信的醫藥投資也能做成像威靈頓一樣的精品。”趙蓓說。

國產創新藥的“蜜月期”

作為掌管著三隻基金的基金經理,趙蓓將投資與研究安排得有條不紊,堅持長線投資意味著她不會頻繁進行操作,看準了就很少再來回變化,也因此她管理的基金換手率顯著低於業內平均水平。“把該做的事情做在前面,後面的事情就會容易很多。”趙蓓說。

本科醫藥專業,研究生金融專業,雙專業背景的結合使得趙蓓具有更好的大局觀,尤為擅長對行業發展脈絡和結構性機會自上而下的把握。

由於較早看到了全球範圍內生物創新藥進入快速突破期,以及大批海歸科學家回國創業帶來的中國創新藥領域的快速趕超,疊加藥監繫統和醫保系統鼓勵創新藥的政策紅利,趙蓓前瞻性地預見了創新藥的本輪行情。

“如果不是對創新藥研究的提前佈局,一旦行情來了,再準備就晚了。”趙蓓十分看好未來創新藥行業的市場行情,她分析,國內目前的創新藥絕大多數屬於me-too/me-better階段,正處於回報高(競爭格局好)、風險低(已有國外對標藥物)、國家政策支持(鼓勵創新藥)的甜蜜期,而且至少未來5-10年仍將是國產創新藥的蜜月期,因為中國的創新藥產業還剛剛萌芽,體量很小,屬於國家願意扶持的戰略新興產業。不僅如此,由於創新藥在醫保中亦存在很大一部分“調結構”(換掉輔助用藥,鼓勵創新藥)的空間,預計未來幾年內仍將處於快速爆發階段。

一方面,行業本身存在巨大發展空間;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各項政策也頗為給力,比如,今年年初港交所就出臺新政策,允許沒有盈利和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股上市,此舉意味著今年開始將有一大批國產創新藥公司在港股上市。

港股的醫藥資產越來越不可忽視。據瞭解,工銀瑞信的醫藥團隊已經在準備發行一隻能夠投資港股醫藥股的新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