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中訪網綜合 6月7日,業界知名新媒體《環球老虎財經》對外發布一篇標題為《藥明康德前腳IPO了21.3億,後腳用30億買了理財?》的深度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社會公眾的高度關注。

據《環球老虎財經》撰文:經歷了50天閃電過會的藥明康德,以募集金額縮水六成的代價,成為登陸A股的第一隻獨角獸。據藥明康德公告顯示,5月2日,藥明康德首次公開募集資金淨額約21.3億元已到到賬。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與畢業於國內TOP2名校的創始人李革夫婦一樣,藥明康德也堪稱是A股優等生:醫藥獨角獸、50天過會、16連板、市值衝破千億大關等。事實上,藥明康德現金流動輒十幾億,並不差錢,還有兩家分別登陸了港股、新三板的“兄弟”……

不過,資金到賬僅一個月,藥明康德就用了約七成募集資金買了理財產品。6月5日,藥明康德發佈公告稱,截至公告當日,藥明康德及其子公司累計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為14.99億元。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同日,藥明康德還公告稱使用了約15億自有閒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

事實上,購買理財產品是藥明康德常規操作,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至2017年的前三季度,藥明康德在買理財產品方面的投入共計逾30億元。

如此大手筆的進行理財投資的藥明康德,實際上擁有頗有充裕的現金流,可以說是毫不差錢。而這或許正是即便募集金額腰斬,藥明康德依然選擇積極上市的底氣。

買了近30億理財產品

拿著閒置資金去做理財、投資,其實是不少上市公司都在做的事情。雅戈爾甚至曾因投資獲利豐厚而被戲稱為“股神”。

事實上,上市之前的藥明康德就是理財愛好者。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據其招股說明書顯示,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間,藥明康德用於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資金分別為13.83億元、7.79億元、10.06億元。在2017年末,這一數字為2.98億元。過去四年間,藥明康德在理財方面的投入共計約34.66億元。

如今上市僅一個月,藥明康德已經累計使用閒置募集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總額達14.999億元。根據藥明康德的公告,該筆閒置資金投入到了6個保本型理財產品中,其中單款產品最高金額為3.889億元、最長期限為180天、最高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9%。

除了使用閒置的募資資金之外,藥明康德還投入了約15億元閒置自有資金用以購買理財產品。藥明康德於6月5日發佈的公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5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餘額為144,440.89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據藥明康德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說明書顯示,募集資金中有逾6億元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最初,藥明康德IPO計劃募集資金高達57.4億元,募投項目共計10項,其中補充流動資金10億元。伴隨著募資金額的縮水六成至21.3億元,藥明康德計劃募投的項目數量也大幅縮減,最後剩下4項,除了3項建設項目之外,還有6.39億元資金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然而,與充裕的現金流和大手筆購買理財產品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藥明康德在研發上的投入。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間,藥明康德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3億元、1.43億元、2.14億元、3.06億元,共計約7.93億。

事實上,藥明康德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頗為投資者詬病,因為其投入比例一直維持在較低的水平。數據顯示,藥明康德2014年至2017年,研發費用與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為3.13%、2.93%、 3.5%、3.94%。從近三年研發投入來看,其研發營收佔比平均每年僅提升約為0.5個百分點。

而藥明康德這一研發營收佔比,與恆瑞醫藥及華大基因相去較遠。數據顯示,2016年與2017年間,恆瑞醫藥的這一佔比分別為10.73%、12.68%;華大基因的這一數字分別為10.35%、8.70%。事實上,昭衍新藥與藥石科技的研發比重也達到近9%。

毫不差錢

雖然藥明康德需要募集資金來補充流動資金,但是能拿出這麼多錢買理財產品,底氣或許還是來自公司壓根不差錢。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不差錢首先體現藥明康德擁有良好的持續賺錢能力。據其招股意向書顯示,2015年至2017年,藥明康德的淨利潤分別為6.8億元、11.2億元、12.96億元。同期,藥明康德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為7.39億元、17.57億元、17.94億元。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藥明康德的現金流一直處於十分充裕的狀態。2014年至2017年的4個報告期內,藥明康德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分別為7.38億元、10.02億元、25.07億元、24.66億元。而據東財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一季度末,藥明康德額的期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就已經達到了17.32億元。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此外,藥明康德每年都收到來自政府部門的補貼。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間,藥明康德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貼金額分別是1.07億元、6908萬元、1億元、1.29億元,佔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是11.09%、8.62%、7.28%、14.46%。

同時,藥明康德的資產流動性也很好。2014年至2016年,其流動資產佔總資產比例均在60%左右,2017年,這一比例約為43.5%。

由此來看,藥明康德的土豪本質盡顯無疑。或許這也正是即便募資金額被縮減六成,藥明康德依然快速完成上市的底氣。

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藥明康德雖然募集金額大幅縮水,但市盈率也同時下降。若按照原計劃的57.4億元募集資金計算,每股價格摺合約55.087元,以2016年全年的數據為基準,其市盈率約為51倍。這一數字遠高於約23倍的新股市盈率“紅線”。

有分析指出,事實上,相較於A股上的醫藥類公司,50倍市盈率不算高,不過以此水平來發行,可能會透支未來二級市場空間。於是,通過大幅降低募集資金額度,降低發行市盈率降的同時,更為藥明康德未來在市場上的表現創造了更多空間。

估值虛胖

A股也確實沒有讓藥明康德失望。

漂亮的財務數據,動聽的上市故事,又頭頂獨角獸的光環,市場的熱情很快讓藥明康德的市盈率衝過行業平均水平。在5月28日的漲停後,藥明康德發佈股價波動的風險提示公告稱,其彼時動態市盈率均值為 48.05,本公司靜態市盈率 100.28,動態市盈率 104.21。這一數字已經超過同行。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這對於市場的熱情並沒有產生作用。5月29日,藥明康德收穫了上市之後的底16個漲停板,累計漲幅達到501.44%,股價達129.91元,總市值達到1353.64億元。

正在藥明康德勢頭正猛的時候,6月4日,中國證券報以一篇評論批評獨角獸上市後升幅不理性的現象,稱熱炒情況已經脫離上市公司基本面,呼籲“虛胖”之風不可漲。

彼時藥明康德的市值已高達1384億元,動態市盈率高達119倍。這一數字也遠高於券商對藥明康德的分析預測,券商預計其2018年的市盈率區間多在50倍—80倍之間。

6月4日當天,藥明康德盤中觸及跌停,並以逾9%的跌幅收盤,報120.9元,市值蒸發近125億元。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目前藥明康德以4倍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營收,收穫了10倍於行業平均水平的總市值。

事實上,據藥明康德發佈的2018年第一季度財務會計報告,藥明康德2018年1-3月營業收入為21.4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1.13%;歸屬於發行人股東的淨利潤為2.9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3.72%。對於淨利下降的原因,藥明康德稱,由於人民幣升值產生的匯兌損益約為-1.18億元,導致公司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較多。

不過,即便市值有所蒸發,藥明康德此番迴歸A股,總是豪賺了一筆。藥明康德2015年12月從美股退市時的總市值約33億美元(約210.92億人民幣)。此後,藥明康德一拆為三,合全藥業、藥明生物先後登陸新三板與港股。

截至6月7日,“藥明系”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分別為1240.28億元(藥明康德)、1163.74億港元(約948.33億元人民幣,藥明生物)、197.43億元(合全藥業),共計2383.04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藥明康德的創始人李革夫婦在藥明康德、藥明生物、合全藥業三家上市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分別為25.34%、67.60%、67.66%,

目前二人身價一舉突破1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大約一年以後,藥明康德將迎來一大波限售股解禁。根據東財Choice數據顯示,第一批限售股解禁的時間在2019年5月8日,主要為機構投資者。其中,解禁數量最大的分別是Glorious Moonlight limited、Summer Bloom Investment和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即WuXi AppTec(BVI)Inc.,藥明康德維京)。

藥明康德30億買了理財?引媒體格外關注!

此外,李革作為早期聯合創始人的糖尿病藥廠華領醫藥,也於6月5日向港交所遞交了主板上市申請。據界面新聞報道,

李革夫婦合共直接持華領醫藥3.37%股份,其李革持30%的Wuxi Healthcare Ventures持8.92%股份;Wuxi Healthcare Ventures參股的醫療投資集團6 Dimensions Capital持華領醫藥0.8%股份。同時,華領醫藥過去五大供貨商中,有三名為公司關連人士李革旗下相關公司。

據悉,Wuxi Healthcare Ventures是2011年,從無錫藥明康德新藥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的企業風險部門中分拆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