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人才緊缺 微電子或成今年爆款專業?

高考結束後,下一道考題就是該如何選擇專業。2018年最新公佈的年度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顯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成為增長最多的熱門專業,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的專業也稍有增加。中興事件以後,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成為舉國共識。工信部發布的白皮書提到,目前需要70萬人投入到該產業中來,人才不足導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自主創新緩慢。

行業人才稀缺需擴招

今年3月發佈的《2017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顯示,本次共新增專業2311個,涉及135所高校。在新增備案本科專業中,有250所高校新增“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18所高校新增網絡空間安全專業,60所高校獲批機器人工程專業。

東南大學教授丁博勝透露,該校微電子學院的工學博士名額已經從之前的20名左右擴招到了最近的180多名。一位準備報考東南大學博士的行業從業者也表示,目前集成電路相關專業的博士名額增加了很多。

陳瑩梅表示,人才培養的力度在持續加強,一方面是站在國家的高度,培養能自主研發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也是因為行業人才需求的擴張。

2017年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發佈的《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人才白皮書(2016-2017)》介紹,集成電路融合了電子信息、物理、化學、材料自動工程等40多種科學技術及工程領域,集成電路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需要具備綜合知識背景。目前需要70萬人投入到該產業中來,人才的不足導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自主創新緩慢。

從集成電路企業發佈的人才需求來看,研發和銷售是企業人員需求量最大的兩個部分,對研發崗位的需求高達55%,其後是銷售客戶支持類崗位,佔18%。

集成電路專業前景如何?

在即將開始的2018年招生中,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無疑將繼續火爆。那麼集成電路相關的微電子等專業,也會成為爆款專業嗎?

中科院物理所的一位畢業生也很樂觀,現在他身邊越來越多的人轉去了半導體行業,行業高端人才未來前景和“錢景”應該都不會差。

賈開表示,對清華微電子方向的學生來說,跨專業擇業到互聯網行業並沒有門檻,互聯網行業的薪酬明顯比集成電路方向高一些。

行業人士一致認為,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未來對高端人才的需求會大幅增長,類似華中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學校的畢業生會越來越搶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