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掘進機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該設備卻全部靠進口,年耗資10億

掘進機,又被稱為盾構機,是隧道掘進領域的必備工具之一,更是現代多項科學技術的集合體,在地鐵、鐵路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

目前,國產掘進機已經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沅安號”掘進機,直徑達到11.75米,並且順利打通常德沅江過江隧道。其11米的直徑,無疑超過了國產“彩雲號”9.03米的直徑,是我國掘進機領域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掘進機直徑大約是15.43米。而我國15米直徑掘進機已經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距離研製成功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樣一來,可以說我國在掘進機領域已經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

國產掘進機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該設備卻全部靠進口,年耗資10億

雖然我國的掘進機領域進展喜人,但對於掘進機的最關鍵設備,主軸承確是全部依賴進口。主軸承可以說是掘進機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軸承是刀盤驅動系統的關鍵零部件,承擔了掘進機工作時的主要載荷。主軸承要在高速旋轉、巨大載荷和強烈溫升的惡劣環境下進行工作。單以溫度來說,由於長時間的工作,光摩擦產生的熱量就能使溫度上升到120度左右。

由於主軸承長期處於惡劣的工作環境,因此對其性能要求十分嚴格。再加上如果在施工時主軸承損壞,其維修工作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各掘進機產商都是高價購買國外設備。每年,我國都要花費10億元來進口主軸承。

國產掘進機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該設備卻全部靠進口,年耗資10億

主軸承的直徑一般為幾米左右,需要上百道製作工序才能完成,是一種結構最複雜的軸承,主軸承主要由三大部件組成,分別是套圈、滾子和保持架。單以直徑6.34米掘進機的主軸承為例,其主軸承直徑約3米,整套包含600多個零部件,共有各種用途的孔90個。這麼多的孔,每一個設計圖都不能出現差錯,任何一個孔出現一絲差錯,就會生產出來大量的廢品。主軸承的每一個部件,都容不得半點差錯。

國產掘進機接近世界最先進水平,該設備卻全部靠進口,年耗資10億

國外的相關技術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無論是設計和工藝實力都遠超我國。這一點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我們並不會就此認輸,我們會向掘進機一樣,一步一步的趕上來,慢慢的接近世界先進水平,甚至未來還要實現領先世界先進水平這一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