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份額5.7%就能市場第一,中國SaaS誰能成為新巨頭?

文/鄭凱

回顧2017年的中國SaaS市場像是經歷了一次過山車,從年初開始資本市場的冷淡,這讓市場逐漸迴歸理性,也意味著中國SaaS市場從資本時代走向真正的實力時代,但從最近賽迪顧問最新發布的《2017-2018年中國雲計算市場研究年度報告》看,中國的SaaS市場格局,十分耐人尋味。

在報告當中,用友中國公有云SaaS市場排名中位列第一,但市場份額只有5.7%,這說明中國的SaaS市場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巨頭,也沒有到達成熟期。

市場份額5.7%就能市場第一,中國SaaS誰能成為新巨頭?

實際上,SaaS屬於雲服務的細分領域,投入的研發持續性的成本非常高,但市場反饋線卻很漫長。我們可以看到,2017上半年SaaS融資斷崖式下滑之後,大量的垂直行業SaaS服務商開始淡出。這說明基於互聯網服務的2C端的SaaS創業熱度已經開始減退。而2B端的企業級服務,則表現出更高的商業價值。

客觀的說,傳統軟件時代的巨頭們還並沒有在SaaS領域建立起足夠高的競爭壁壘,這是SaaS行業創業公司雲集,資本活躍的一個重要原因。但隨著企業級市場的不斷升溫,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了,SaaS巨頭的出現應該就在不遠的將來。

英雄輩出的中國SaaS領域,正在等待全新的巨頭

從全球雲計算市場的增長來看,高歌猛進的勢頭並未有所減緩。

比如,Gartner 預測:2018年全球公有云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增長21.4%,將達到1864億美元。而IDC則認為,全球公有云服務和基礎設施支出預計在2018年達到16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23.2%。

從兩家機構的數據看,2018年的公有云整體市場仍然會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那麼,細分市場的發展趨勢,全球和中國市場,卻呈現出不同的節奏。

某權威機構的調研數據顯示:全球公有云市場當中,SaaS的市場佔比為52.5%,IaaS是34.3%。而在同一份報告中,中國市場則是IaaS市場份額佔比最大,市場規模達到179.7億元,佔總體市場的61.2%。SaaS市場規模達到104.0億元,佔總體市場的35.4%。

市場份額5.7%就能市場第一,中國SaaS誰能成為新巨頭?

為什麼中國與全球的公有云市場會呈現出截然相反的趨勢呢?

我認為,全球範圍看,IaaS層面亞馬遜AWS、微軟Azure的優勢比較明顯,而經過多年的雲計算佈局,IaaS的格局已經穩定,所以導致SaaS的發展進度被提前。而中國市場,儘管阿里雲在IaaS上的優勢相當明顯,但其他競爭者,比如騰訊雲、華為雲、金山雲最感的速度也不慢。IaaS的格局未定,一定程度上拖累SaaS市場普及的進展。

但好消息是,全球市場與中國市場的落差,也預示著中國的SaaS市場發展速度將快過IaaS,市場的總量也會提升的更快,會產生巨大的機會。例如,全球SaaS的領軍者Salesforce的營收剛剛突破100億元美元。與此對應,誰成為了中國SaaS領域的真正巨頭,誰就有可能爆發出不一樣的小宇宙,這非常值得期待。

成為新巨頭,發展的速率應該更快

首先,看宏觀環境。相關統計顯示:目前我國僅有40.3%的企業使用了雲服務,已經應用雲平臺的企業,企業用雲深度明顯不足。其中,使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雲服務的企業比例分別為22.4%、15.3%和2.6%,公有云平臺作為普遍服務市場滲透也明顯不足。

與此相應的則是國家對互聯網+行業的重視,以及對企業上雲的全面推動,這意味著中國雲服務市場將會有一些較為長期的黃金期,隨著IaaS格局的穩定,SaaS的爆發和趕超IaaS市場的體量只是時間問題。所以,這對於目前SaaS領域的玩家們提出了更快的發展要求。

市場份額5.7%就能市場第一,中國SaaS誰能成為新巨頭?

其實賽迪數據同時發佈了雲計算和傳統軟件兩份報告,而用友則獲得了2017中國公有云SaaS市場佔有率第一、2017中國企業級應用軟件市場佔有率第一,成為“雙料冠軍”。

作為中國SaaS的“一哥”,同時兼有傳統軟件的底蘊。如果將Salesforce作為樣板,那成長的空間又何止100倍。但也決於一點,用友自身的成長的速度是不是夠快。

首先來看速度的相對值。此前用友發佈的財報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的總營業收入10.7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28億元人民幣,增長 43.9%。其中,雲服務業務營收3.6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3%;軟件服務業務快速增長,營收7.0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6.0%。顯然,用友雲在雲服務上增長速度幾乎是傳統軟件業務的10倍。如果用友能夠長期保持這種成長速度,那麼中國SaaS的“一哥”,就有可能變成中國SaaS的巨頭。

在王文京的規劃中,用友雲是用友3.0時期的全新產品與服務形態,定位數字企業智能服務,提供數字化商業應用基礎設施,打造企業服務產業的共享平臺,支持中國及全球企業的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發展。的確,在用友已進入3.0新時期之後,也明顯呈現出向雲轉型的成果,如今已形成了以用友云為核心,雲服務、軟件、金融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戰略佈局。

那麼,有哪些因素會決定用友,能夠成為未來中國SaaS巨頭?

做真正的巨頭,用友需要做好哪些事?

第一,是對“雲”本身的理解。我們知道,過去幾年用友都在談數字化商業。這是技術推動企業計算從企業級走向社會級,所催生的新商業範式。這個背景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便捷之路就是企業上雲。

所以,在雲計算方面,用友這幾年的轉型明確了雲服務的路徑,無論從產品到服務幫助企業上雲都取得了穩步的增長。比如iuap開發平臺新版本上市,解決了大中型企業客戶的互聯網快速應用開發;而友空間發佈新版產品,奠定了友空間作為企業服務統一入口級產品的地位。

同時,在研發投入上,重點加大對雲服務業務的研發投入,上一個季度,用友研發總投入2.8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8%,佔公司營業收入比重達26.7%。這在全球的科技公司來看,研發的投入比都是非常高的。

第二,是對“雲”與行業結合的理解。例如,製造業是各行各業當中數字化轉型最為積極的行業,而製造業與雲的結合就是工業互聯網。那麼,用友推出了“精智”,這是面向智能製造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提供基於數據的場景化智能雲服務,支撐智能製造創新,驅動企業商業模式與管理方式變革。截至目前,用友“精智”已簽約杭州鋼鐵、中航工程、鷹牌陶瓷、延長石油等大型集團客戶。

其實,對於SaaS很重要的一個關鍵點在於大型企業。因為互聯網和創業公司比較容易選擇SaaS服務,但他們的體量和規模有限,大企業級市場的打開,才意味著SaaS市場的成熟。而用友的優勢就在於具備了幫助大型燈塔級企業上雲的能力,目前看首鋼集團、航天科工、白雲機場、中油中泰、北京機場等大型企業都在2017成為了用友的新客戶,這是一個很好的信號。也證明了用友在以自己的節奏感,全面向雲轉型。

成為中國SaaS真正的巨頭,用友為什麼不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