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古神器,九鼎何在

萬古神器,九鼎何在

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

河南靈寶現存一通《黃帝荊山鑄鼎碑銘》的篆書碑,是唐貞元十一年(759年)由袁滋書寫的篆書,這通碑文在中國書法界享有盛譽,原文為王顏撰寫。原文如下:

惟天為大,惟帝堯則之;惟道為大,惟黃帝得之。《南華經》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黃帝守一氣,衍三墳,以治人之性命,乃鑄鼎茲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為谷之變,銘紀鑄鼎之神。銘曰:

道口神帝,帝在子人。大哉上古,軒轅為君。

化人以道,鑄鼎自神。漢武秦皇,仙冀徒勤。

去道日遠,失德及仁。恭惟我唐,元德為鄰。

方始昌運,皇天所親,唐興茲原,名常鼎新。

軒轅黃帝鑄鼎原碑銘並序,系唐代虢州刺史王顏撰文,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籀書。該碑碑首部分殘缺,但碑身尚保存完好,碑文字跡多數清晰可辨。虢州刺史泰原王顏撰銘並序。華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陳郡袁滋籀書。唐貞元十七年歲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碑陰亦鐫刻有碑文,內容大致與碑陽類同,為楷書。此碑為現今國內發現的專為記述軒轅黃帝事蹟的最早碑銘,它較陝西省黃陵縣橋山黃帝陵前的石刻碑銘早700多年,是目前國內研究炎黃二帝歷史的重要史料。

黃帝鑄鼎

典出《史記·封禪書》:“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

《史記·孝武本紀》:“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龍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黃帝之弓。”

傳說黃帝採首山之銅(今河南襄城縣首山),鑄鼎與荊山下(今河南靈寶荊山),鼎城黃帝乘龍昇仙,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鑄鼎塬上,形成了黃帝陵(河南荊山黃帝陵),並建廟祭祀。陵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主的土堆,傳說就是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鬚溝,傳說是龍鬚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鬚草,說是龍鬚所變,周圍皆無。

《尚書》記載:荊、河唯豫州。荊就是靈寶荊山。

東漢王充《論衡·道虛篇》:“黃帝採首山銅,鑄鼎荊山下。鼎既成,有龍鬚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龍,群臣後宮從七十餘人。……

明萬曆四十六年《襄城縣誌》:“首山,在縣治南五里,橫亙九里

。《史記》申公曰:‘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國。’又云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湖。莊周曰黃帝登具茨訪大隗,命駕於襄之野,七聖皆迷,見童子而問道焉,即此山也

。”

清,蔣廷錫編《(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首山,在襄城南五里,橫亙九里。

張潮《虞初新志》卷十七:“史稱天下名山八,三在夷狄,五在中國,皆黃帝所嘗遊,首山其一也。”

《括地誌》說:“湖水原出虢州縣城(今河南靈寶市)湖南三十五里夸父山,北流入河即鼎湖也”;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弘農郡及閿鄉郡,置虢州,治弘農縣,領弘農、閿鄉、湖城縣3縣。

《閿鄉縣誌》則說漢武帝曾在此地建有“鼎湖宮”。唐代李白詩曰:“鼎湖流水清且閒”,明代彭綱則寫下了“鼎湖煙樹接孤城”。

《史記·封禪書》記載,古時荊山一帶災情嚴重,黃帝聞訊從崑崙山來到荊山察看。為了煉出仙丹給老百姓治病,他採首山之銅,汲湖水,鑄鼎於荊山之下。相傳黃帝鑄好鼎,黃龍來迎黃帝昇天時,百姓苦苦哀求,死活不讓他走,有的牽衣扯袍,有的抱手拽腳,拖下了他的金靴,扒下了龍皮、拔掉了龍鬚。人們把黃帝的靴子埋在他鑄鼎之地,這裡就成了世人拜祖的地方。黃帝陵高300米,長5000米。嶺的西端有一高6米、周長42.5米的土堆,傳為黃帝陵冢。陵西南有一龍鬚溝,傳說是龍鬚墜落之地,此間生長一種龍鬚草,說是龍鬚所變,周圍皆無。由於這裡位於長安古道,函谷關和潼關兩雄關之間,屢遭戰火毀滅,但歷代都曾進行過修復和重建。

黃帝鑄鼎塬位於靈寶市陽平鎮,距三門峽市80公里。

現已修復的主要遺蹟有:獻殿、始祖殿、長廊、墓冢、祀功柱、闕樓等,並鑄造了象徵天神、地神、祖宗的天、地、人三尊大銅鼎。

黃帝鑄鼎意義重大

五千年前,中華始祖軒轅黃帝聯合炎帝打敗蚩尤,併吞炎帝部落,首次統一天下。其時又發明了採礦冶煉,他就鍊銅鑄鼎。黃帝鑄鼎意義重大,它象徵國家統一,影響我國幾千年歷史。

黃帝鑄鼎之地,歷來有多種說法,有河南、湖北、山西、浙江等地。黃帝鑄鼎之地到底在哪裡?筆者經過二十餘年研究,確認黃帝鑄鼎的荊山就是我們關中的荊山原。此說引起了社會各界,尤其是學界的關注。2007、2008、2009連續三年,關中荊山原舉行了有關黃帝鑄鼎荊山的祭祀活動。

從古代典籍看黃帝鑄鼎荊山

古代許多典籍都記載了皇帝鑄鼎之事。司馬遷曾記載:黃帝制作三個寶鼎,分別象徵天、地和人。天地人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內容。可見鑄鼎是古代的大事;《通鑑外紀》記載:黃帝從首山採銅礦,在荊山鑄鼎,鼎鑄成後逝世。他的大臣左徹就取他的衣冠、桌几和手杖立廟來祭祀他;《路史》記載:黃帝採來首山的銅礦,在荊山南麓鑄成三個鼎。用它象徵泰壹神,能變輕能變重,能在水中和陸地行走,能預知存亡吉凶(這裡把鼎神化了)。

荊山在哪裡?古代史籍中的荊山常指關中荊山。據《漢書》記載:大禹治水,平息水患,分定九州。今天的陝西一帶是雍州,東到黃河,西到黑水。其間有渭河、涇河、灃河等。其中說“荊、岐既旅”,唐代顏師古解釋說,荊、岐指兩個山名,荊山在岐山以東,大禹治水也治山,將這兩山治理完,並已在途中祭祀過。《漢書》中說,先從上游治理岍山(在陝西千陽縣),向東治理岐山,再向東治理荊山,其後治理黃河龍門(韓城)。荊山應該在岐山和龍門之間,現在關中渭北的荊山原恰在岐山和龍門連線的中點。

《漢書》說黃帝採首山的銅礦,在荊山下鑄鼎。晉灼解釋說:首山在河東(山西永濟),荊山在馮翊懷德縣。馮翊是馮翊郡。漢代京兆長安居中,東有馮翊郡,西有扶風郡,稱為三輔。據《地理志》說:馮翊郡轄關中東部懷德、櫟陽等22縣。《後漢書》說:此地有荊山。《水經注》說渭河以北有懷德縣,荊山在富平縣,荊山下有荊渠,就是大禹鑄九鼎(象徵九州)的地方。《隋書》《括地誌》等典籍說,荊山在富平縣,雍州荊山就是黃帝大禹鑄鼎的地方;宋代宋敏求《長安志》說:孔安國註釋《尚書》說,荊山在岐山以東,並不是荊州(湖北)的荊山;《方輿記》《帝王世紀》等典籍也都說,黃帝鑄鼎在關中的地方。

因為黃帝曾在此地鑄鼎,唐代特在此地設置鼎州,轄數縣。《新唐書》《長安志》等記載,唐代曾在土門縣(富平縣)、三原縣兩次設置鼎州,轄涇陽、禮泉、美原、三原等縣。唐代陸羽《茶經》說,茶碗,越州為上品,鼎州其次。鼎州窯即今富平北面耀縣的黃堡窯,那裡出產瓷器。

那麼,前文所說的古懷德縣在何處呢?《北周地理志》說,富平縣在晉代將縣城移到今天富平縣城西南11裡懷德城。唐代的《元和郡縣圖志》說,富平縣是秦代縣,北魏文帝將縣城由懷德城移到唐代的富平縣城。懷德城在富平縣,懷德縣也在富平縣一帶。古代志書說,富平縣西南25裡有荊山。可見黃帝鑄鼎就是在古代富平縣南境荊山原地區。

從考古看5000年前的原始村落

今天的荊山原一帶是古代先民居住和活動的中心地之一。從考古發掘來看,這一帶有多處原始村落。

關山遺址在關山鄉西荊原,面積約10平方公里,遺址之大,十分罕見,說明這裡曾是古代黃帝部落活動的中心地之一。此地曾經發現大量文物,文化堆積0.5~2.5米,有大量紅色陶、灰色陶和彩色陶片,有陶罐、陶缽、陶環、石鏟和古針等。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晚期文化遺址,距今5000年,正是黃帝時代;菩星村遺址位於康橋鎮菩星村南80米,石川河北岸突出地帶,面積1766平方米,岸邊露出文化堆積1~1.4米,採集有紅陶、褐陶殘片,屬於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距今約五六千年;南康橋遺址也屬仰韶文化遺址;義和遺址也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型晚期遺址,距今5000年。

此地還有東周、秦、漢遺址多處。荊山一帶既為先民聚居中心地,應是黃帝部落的活動中心,黃帝在此鑄鼎也是自然的。而且據記載,距今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發明了採銅礦和冶煉技術。在姜寨遺址,發現五千年前最早的一片黃銅片,證明黃帝時代是可以採礦冶煉鑄鼎的。

唐代詩人劉滄的《過鑄鼎原》詩寫道:“黃帝修真萬國朝,鼎成龍駕上丹霄……唯留古蹟寒流在,碧水蒼蒼空寂寥。”唐劉滄曾做華原(今耀縣)縣尉,又遷調到龍門(韓城)縣令。他是從耀縣向南經過荊山原,到原下平地,然後折向東去韓城赴任,這首詩因之而寫。

清朝富平人陳覺,博學能文。他也曾經寫過《荊山鑄鼎篇》: “昔者軒轅帝,曾鑄此山巔。”詩中說到黃帝和後來的大禹在關中荊山原鑄鼎。

黃帝鑄鼎昇仙的故事

黃帝時代以前,民人不知昏朔,不明寒暑,不分四時,常常耽誤了農時,生活便沒有保障。黃帝為此焦急不安,一時也難以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來。一日午後,黃帝吃過飯又陷入了沉思,想著想著就睡著了。夢中見一金甲神人賜他寶鼎一尊名曰“宛胊”那鼎高達數丈,閃閃發光,黃帝喜而拜受,就是不明這寶鼎何用,正準備叩問神仙呢,一抬頭那神仙已兀自不見,不覺驚醒。黃帝細思夢境,覺得蹊蹺,就召大臣鬼臾區來問。鬼臾區答道:“黃帝得到寶鼎就是神數的啟示,大概是上天讓你紀時的吧!”那一年剛好是農曆己酉年,初雪降臨,就以那一天為冬至,19年為一推,19年後的那一天也為冬至。

為了讓普天下的百姓明曉四時,黃帝就採來首山的銅,在荊山之下鑄鼎,以便昭告天下。黃帝共鑄銅鼎三座,分別命名為“天”、“地”、“人”,高達一丈三尺,中間可容納十石穀物。那鼎的形狀像龍騰雲一般,周圍繪以百神螭獸,非常壯觀。上面刻著“真金作鼎,百神率伏”八個大字,據說鎮住了方圓百里的神怪呢!

黃帝寶鼎鑄成後就考定星曆,創立五行,起消息,正閏餘,又制節氣,使民人順應農時,播百穀,果然,糧食豐收,五穀豐登。

傳說黃帝經過20天推後登天仙遊,活了380年。黃帝昇天的時候,有巨龍垂著鬍鬚迎接他。黃帝騎上龍背,群臣及後宮的70餘人也都爬上龍背不忍與黃帝分離,餘下的小臣上不去又不忍黃帝昇天,就抓著龍鬚不鬆手。巨龍掙扎飛起,扯斷了數根鬍鬚,連同黃帝的大弓都掉在地上。百姓見黃帝昇天,就抱著他的弓和龍的鬍鬚哭叫,淚水流滿了鑄鼎而挖的幾個大坑,所以那地方就叫“鼎湖”,黃帝的弓掉在地上化作一座山就是橋山,百姓及小臣們就把黃帝的衣冠葬於此處,就是現在的黃帝陵。

關中荊山原 文化新亮點

在古地圖上,荊山是櫟陽縣、臨潼縣北境。如今,荊山原頂以東西公路為界,南歸閻良,北歸富平。原頭上的漢太上皇(劉邦父親)陵,清代石碑是富平縣知縣所立,說明當時歸富平縣管轄。而今太上皇陵及荊山原南麓已歸閻良區管轄。荊山原西側與嗟峨山相連,歸三原縣管轄。

荊山在古代為山,經過幾千年風雨剝蝕和人為改變,變為荊山原。其東西橫亙,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3公里。海拔高度379.2~483.2米,原上有大溝,深50~100米。荊山原,原高溝深,樹木成林,風景秀麗。如今,它將成為文化旅遊勝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天水——關中經濟區”的新亮點。

“黃帝鑄鼎”之地究竟在哪裡?

各地利用歷史文化資源舞動文化旅遊產業的行動,引發河南、山西、浙江、山西等地“黃帝鑄鼎”之地之爭。河南率先建設了旅遊開發區,山西、浙江、山西等地也在紛紛行動。

  原西安文理學院教授、現西安培華學院文法學院副院長、黃帝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車寶仁先生,歷經20餘年研究,認為“黃帝鑄鼎”之地在陝西。他和多位觀點相同的專家學者,通過民間祭奠活動,努力推動這一文化歷史資源的開發利用。

  頻遇“黃帝之爭”引發研究興趣

1985年,時任西安教育學院講師的車寶仁先生,首創了“西安文史”(後改名為“陝西文史”)選修課。1991年,陝西省教委將“陝西文史”定為陝西省地方規定課,給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專業講授。

  講課中,每每講到“軒轅黃帝”和“黃帝鑄鼎”的內容,都有學生會提出:“黃帝真有其人嗎?”“黃帝所鑄之鼎,現在還在嗎?”之類的問題。同時,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學生來自全國各地,陝西、河南、湖北、山西、浙江等地的學生往往會發生爭論,各自力陳黃帝在自己的家鄉,鑄鼎的地方也在自己的家鄉。每每這個時候,學生都會請車寶仁做“判官”,而他對此無法給出肯定的答案,常常陷入尷尬的境界。

翻閱大量史料,結果發現,各種典籍都說黃帝鑄鼎於荊山,但記載雜亂,互相矛盾。國內有很多荊山,古今地名變化也很大,當年“黃帝鑄鼎”的那個荊山到底是現在的哪個荊山,一時還真的說不清。當年專家公開的說法都是黃帝是“神話人物”,歷史上並無其人。

  這一現象,引起了極大關注。從24年前開始,集中精力考證“黃帝是否實有其人”及“黃帝鑄鼎”究竟在哪裡的問題。

17年苦破謎團撰寫論文一篇

  時光進入2002年,歷經17年研究,此時已經調入西安文理學院的車寶仁教授,終於有了自己的考證成果《黃帝西安行跡考》的論文。這篇論文發表在2008年1月15日的《唐都學刊》上。

  論文公開提出:“黃帝實有其人”、“黃帝鑄鼎地在陝西”。

  論文同時提出,黃帝仙逝於鼎湖,即今藍田縣焦岱鎮。他說,《史記·封禪書》雲:“公孫卿曰:‘……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鼎既成,有龍垂鬍髯,下迎黃帝。黃帝上騎,群臣後宮從上者七十餘人。龍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龍髯,龍髯拔墮,墮黃帝之弓。百姓仰望黃帝既上天,乃抱其弓與鬍髯號,故後世因名其處曰鼎湖,其弓曰烏號。’”這就是說,軒轅黃帝仙逝昇天於鼎湖。而鼎湖在今之藍田縣,秦始皇和漢武帝都曾在這裡修建鼎湖宮。

  支持這一觀點的考古發現是:《漢代長安詞典》說,鼎湖宮,西漢離宮。漢武帝時營造,位於上林苑東南邊界……天上有龍降臨,迎黃帝昇仙。黃帝的隨從小臣攀龍髯而上者有72人。漢武帝即因黃帝故事命名該宮。漢代鼎湖延壽宮遺址於1958年發現,位於藍田縣焦岱鎮西南,面積為1500×1000米,厚1至4米。出土有泥質紅、灰陶繩紋布板瓦、筒瓦、條磚、方磚、字母磚等文物。

  黃帝是人不是神 語出驚人

  通過研究,車寶仁認為,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合併炎帝部落,統一了天下的華夏、東夷和三苗等部落集團,奠定了中國的基本疆域:東到大海(現東海),西到崑山(今河西走廊甘肅一帶),北到塞北(今蒙古高原一帶),南到江南(長江以南一帶),初步創立了國家。從考古出土的大量歷史文物看,黃帝是人不是神,是被神化了的人。

  黃帝鑄鼎在關中荊山

  《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路史·疏仡紀·黃帝》:“採首山之銅,鑄三鼎於荊山之陽。”古時,鑄鼎是國家的大事,鼎是國家社稷權力的大事,非常神聖。那麼,黃帝鑄鼎的“荊山”在哪裡呢?古籍中的荊山,一般是指關中的荊山。根據《漢書·地理志》記載,荊山當在岐山和黃河之間,也就是今天的關中荊山原。古《漢書·地理志》稱:“荊山在馮翊懷德縣也。”根據《北周地理志》、《擴地誌》、《元和郡縣圖志》等眾多古代地理志,懷德縣之縣城仍存在,在今陝西省富平縣城西南5.5公里。懷德縣有荊山,即富平縣有荊山。

  如今,荊山原頂以東西公路為界,南歸閻良,北歸富平。荊山原頭的漢太上皇陵,清代碑石為富平知縣所立,而今已歸閻良。因此,荊山在今西安市閻良區和渭南市的富平、三原縣交界的地方。

據《閻良區志》記載,閻良先後發現多處原始村落遺址,如南康橋遺址、菩星村遺址等都是仰韶文化遺址。據載黃帝在荊山鑄鼎,大禹治荊山並鑄九鼎,晉建櫟邑,秦建櫟陽並遷都於此。今考古發掘可以確證。《閻良區志》載多處原始村落遺址,如南康橋遺址、菩星村遺址等皆為仰韶文化遺址。尤其關山遺址、義和遺址等皆為仰韶半坡型晚期遺址,距今5000年左右,相當於黃帝時代。關山遺址在關山鄉西荊塬,面積約10平方公里,發現大量文物,遺址之大,為古代部落中心。可見此地是古先民活動中心地之一。荊山下既然是先民的聚居中心地,黃帝在這裡鑄鼎也是自然的。

菩星遺址位於康橋鎮菩顯村南80米處,石川河北岸突出地帶。1998年11月16日發現,面積1766平方米,岸面露出文化堆積1—1.4米,採集有細泥素面紅陶、夾沙褐陶殘片,其文飾為粗繩紋,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南康橋遺址位於新興鄉南康橋北300米處,1988年發現,面積3600平方米,文化堆集厚0.1—2米,屬仰韶文化遺址,距今約五六千年。關山遺址位於關山鄉關山村西荊厚地帶0.5—2.5米,灰堆中有大量紅、灰和彩陶陶片。其文飾有繩紋弦紋、附加堆紋。器形有陶罐、陶體、淘環、石條、石鏟和骨針等。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晚期文化遺址,距今約四五千年。義和遺址,位於康橋鄉義和村東石川河北岸,面積約165000平方米。隨處都有古代坑穴痕跡,文化堆積2—3米,內含大量陶器殘片和古代人遺棄的獸骨、螺殼等。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半坡”型晚期遺址,距今約四五千年。此地還有東周、秦漢遺址多處。荊山下既為先民聚居中心地,應是黃帝部落的中心地帶,黃帝在此鑄鼎也是自然的。

  在西安市臨潼區姜寨發現最早的黃銅片,距今約5000年,恰在黃帝時期。經化驗,含銅65%,含鋅25%,還有少量錫、鉛、硫、鐵等。這個難得的黃銅片,一方面證實了黃帝其人的存在,一方面證實了黃帝鑄鼎的真實性。

  發現具有重大意義發現令人振奮。

  論文發表後,車寶仁教授在西安文理學院召開了《黃帝荊山鑄鼎學術研討會》。

  陝西師範大學名譽校長、著名的古典文學家霍松林教授與夫人胡主佑教授親往參加,肯定了車寶仁教授這一研究成果,認為這一發現具有重要意義。

  楊東晨先生是陝西曆史博物館研究員、中華伏羲文化與舜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著名歷史學家。他說關於黃帝鑄鼎荊山,目前有河南省靈寶市荊山原、湖北的荊山等多處。但車寶仁教授研究的陝西渭北荊山較準確,這裡距黃帝陵較近,文獻資料記載較多,這裡四五千年前的文化遺址可以證明。

  西安市委黨校歷史學教授胡覺照先生對車寶仁教授的研究也做了論證性發言。黃帝鑄鼎荊山,根據現有資料,只能在富平與閻良之間地區。

2007年重陽節,車寶仁教授在陝西省文化經濟交流協會支持下,發起“重陽節軒轅黃帝鑄鼎荊山緬懷行”活動,著名的主持人陳愛美欣然主持活動。閻良區文化局領導魏煊等一起北上荊山原。2008年3月31日,300人參加民間緬懷活動。世界華人聯合會主席夏鎔懷宣佈大典開始,五千年黃帝荊山鑄鼎地,第一次響起嘹亮的國歌。

專家呼籲,陝西是黃帝的活動中心,現在有黃陵大典,關中荊山應當成為一個新的亮點。

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

禹鑄九鼎

據《春秋左傳》記載,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這樣,九州就成為中國的代名詞。九鼎成了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 九州指冀州(河北、山西、遼寧)、袞州(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青州(山東、遼寧一部分)、徐州(山東南部、江蘇北部)、揚州(淮河以南,東南至大海)、荊州(湖北南部、貴州、廣西)、豫州(河南、湖北北部)、梁州(陝西南部、四川、雲南、貴州北部)、雍州(陝西、甘肅、新疆、青海、西藏)。 九鼎,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代表作。它的鑄造工藝,標誌著中國歷史已結束了荒蠻時代,進入了文明時代。歷史上雖有眾多有關九鼎的記載,但是,早在兩千多年前,它就不知隱身何處了。

《墨子·耕注》說:“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週三朝。意即九鼎鑄成之後,曾經流傳了夏、商、週三個朝代。據此,我們可以推斷:九鼎在歷史上確有其物。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楚莊王勢力日益強大,他野心勃勃,意欲取代周王而定天下。一日,周定王派人為他舉行歡迎之禮,典禮之中,楚王公然蔑視周王,“問鼎大小輕重”,當即將歡迎他的周王使節嚇出一身冷汗。楚王滅周的野心暴露無遺。從此,人們把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 幾經滄桑,九鼎下落不明。在司馬遷的《史記》曾有記載: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25年 ,周赧王死後,秦穆公把九鼎從周王朝都城雒邑掠到秦國都城。 但東漢史學家班固卻反對司馬遷的說法。班固在所著《漢書》中說,周顯王四十二年公元前327年 ,九鼎沉沒於彭城今江蘇徐州 泗水之中,後來秦始皇一統天下後,遲遲找不到九鼎,總覺得心存遺憾,在南巡時,曾派數千人在泗水中打撈,但一無所獲。 到了清代,歷史學家王先謙對九鼎的去向作了長期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觀點。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祀志》中提出:由於周朝末年王室衰微,諸侯爭霸,逐鹿中原,九鼎成為群雄爭奪的焦點,為了息事寧人,周王不得不毀鼎鑄錢,對外則詭稱不知去向,免得各路諸侯兵刃相向,興師問罪。 毫無疑問,九鼎作為鎮國之寶,確實存在過,並曾經流傳兩千餘年。但是,九鼎是否仍然存在、存在何處,至今仍是埋藏於眾多中國人心裡的一個謎?

夏朝建立之後,九州穩定,四海昇平,賦稅既定,萬國遵從,百姓有九年的儲備,國家有三十年的積蓄,朝廷和百姓都日益富庶。 夏禹四歲,施黯請示道 :"現在九州所貢之金年年積多,作何用處呢?"。於是夏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鼎成仙去,打算鑄九鼎。

夏禹想起從前黃帝軒轅氏功成鑄鼎,鼎成仙去,現在何妨將這許多金來鑄鼎呢?後來一想 :"不好,果然如此,又要引起諸侯之責備了 。"後來又一想 :"我可以變通辦法,何必一定要學前人呢?我鑄鼎不一定為自己表功,而是為百姓所用,有何不好?"於是決定主意道:"寡人的意思,拿來鑄九個鼎吧。哪一州所貢之金,就拿來鑄哪一州的鼎,將哪一州內的山川形勢都鑄在上面。還有寡人從前治水時所遇到的各種奇禽異獸、神仙魔怪等,也一一刻出。至於形象,寡人和伯益都有草圖畫出,現在一併鑄它在鼎上。將來鼎成之後,設法將圖像拓出,昭示給九州百姓,使他們知道哪一種動物有益,那一種動物有害。免得他們跑到山林、川澤裡去勞作,遇到不好的東西,自己也不知道,受了魑魅魍魎的害,還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懵裡懵懂,不知利害。這樣,豈不也是為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情嗎?"

施黯道 :"那麼,這九個鼎重大非凡了 。"

夏禹道 :"是要它重大,愈重大則愈不可遷移,這樣才可以留存久遠 。"

施黯道 :"這樣大的工程,在何處鼓鑄呢?是在都城之內呢?還是在都城之外呢?"

夏禹道 :"都城之外吧,選擇那山川形勢秀美、黎民有鑄造技術的地方。具體在何處,汝自己選擇適宜之地罷了 。"

施黯領命,到伯益處取了《山海經圖》,便去擇地經營,悉心摹鑄。又過了幾個月,已是夏禹在位的第五個年頭,夏禹承帝舜之制,亦定為五歲一巡守。這歲是巡守之期,正月下旬動身。夏禹想起施黯鑄鼎,選定的地方是在荊山之下,因此特地繞道前往視察。

這個荊山,據說就是今天禹西花石鄉的荊山嶺,當地群眾從古至今擅長冶鐵鑄造。夏禹一行離荊山嶺還有好遠,就看見許多工匠師傅正在那裡忙碌,繪圖的繪圖,造胚的造胚,錘鍊的錘鍊,設計的設計,非常緊張繁忙。

夏禹向施黯道 :"我聽說這種金屬類亦有雌雄之分,你最好選擇雄金,鑄成五個陽鼎;選擇雌金,鑄成四個陰鼎。五應陽法,四象陰數,這樣方才完美。至於九州之中何州屬陽,何州屬陰,由你們自己去悉心研究、合理分配,寡人不再遙度 。"

施黯聽了,唯唯受命。

過了兩年,天上忽然發現一種怪象:一連九日,大白天都能看見太白星在天空閃耀。滿朝大臣紛紛議論,都猜不出它是福是禍,忽然施黯來報:"九鼎鑄成功了 。"夏禹大喜,知道太白晝見是為這個原故,便吩咐將那九個鼎都遷到夏邑來。人們這才明白,太白晝現,原來是九鼎鑄成的徵兆。這九鼎即冀州鼎、兗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揚州鼎、荊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鑄著各州的山川名物、禽異獸。九鼎象徵著九州,其中豫州鼎為中央大鼎,豫州即為中央樞紐。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陽城,藉以顯示夏王大禹成了九州之主,天下從此一統。九鼎繼而成為"天命"之所在,是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大禹把九鼎稱為鎮國之寶,各方諸侯來朝見時,都要向九鼎頂禮膜拜。從此之後,九鼎成為國家最重要的禮器。但是那九鼎非常重大,從荊山搬到國都夏邑實在不易,幾十萬人夫,足足費了三四個月光陰方才遷到。

夏禹一看,陽鼎六個,陰鼎三個,上面的圖書都非常精妙,遂對施黯及他手下的工匠師傅,一一優加慰勞、賞賜。後來夏都幾經搬遷,九鼎也隨之搬來搬去。鼎成了國家政權的象徵。從此之後,誰要想奪取天子之位,不用說奪天子位,只要問問這九鼎的大小輕重,就可知道他是想要奪取天子之位了。

夏朝被商所滅之後,這九個鼎就遷之於商朝的都城毫邑。商朝為周朝所滅之後,九鼎又遷到了周朝的國都鎬京。再後來,成王在洛陽地方營造新都,又先將九鼎安置在郟鄏(今河南洛陽縣西)地方,其名謂之"定鼎"。直到戰國末年,周朝為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所攻,取了九鼎,遷之於秦。搬遷途中,忽然有一個鼎"飛"入泗水之中,派了許多人,搜尋了許久,竟找不到鼎的蹤影。另外八個鼎到秦滅之後,究竟如何結果,也無可考尋了。至今不知所在,成為千古之謎。

因為禹鑄造九鼎,直到現在,"一言九鼎"、"問鼎中原"等還是人們常用的詞彙。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夏代的鍊銅業。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為兵。”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左偉》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即言此事。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範,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範中,就成為青銅器。

《春秋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夏朝初年,朝廷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夏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此後,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人秦。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從錐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元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把志》中認為: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元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人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難以使人置信的。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週三代的鎮國之寶。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