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高層速讀

關鍵信息:SpaceX週二宣佈,已超越波音成為CNBC財經頻道上的第一大公司,現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私人公司之一,估值約為280億美元。在蓬勃發展的同時,競爭對手不斷出現,甚至有競爭者揚言要把馬斯克“打到火星去”。

關鍵數據:2017年SpaceX完成了18次火箭發射,並在48小時內發射了兩枚火箭;新的載人版龍飛船隻要完成NASA規定的7次測試,便可邁入真正載人行列;馬斯克計劃將有100萬人去往火星。

關鍵意義:該公司改變了發射火箭的行業模式,帶動了新的太空競賽與美國火箭工業的再度崛起。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SpaceX顛覆了火箭行業, 也創始人埃隆•馬斯克成為世界上最具顛覆性的太空先鋒。這位企業家決心建造巨大的低成本、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和宇宙飛船,可以用來使人類飛往火星。在這一過程中,他正在幫助推動美國的私人太空探索產業,同時也在超越波音這樣的老牌航空航天公司。

SpaceX公司週二宣佈,它已超越波音成為CNBC財經頻道上的第一大公司,成為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私人公司之一,估值約為280億美元。隨著其前景的明朗,SpaceX正穩步從全球投資者那裡籌集資金,以推動其遠大抱負。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但馬斯克的願望遠未完成,到2019年,馬斯克相信SpaceX將完成其火星火箭系統的“短途旅行”,同時也將開始推出4425顆衛星。在馬斯克的計劃的下一階段,將有100萬人去往這個紅色星球上,以確保人類在世界大戰或地球災難中倖存下來。

“我們正在建造第一個(有人居住的)火星或星際飛船,”馬斯克在今年3月的西南偏南大會上透露,該任務的代號是BFR,他的短期目標是在2022年之前,向火星發射貨運車輛,以籌備未來火星的基礎建設

SpaceX 在2018年延續了它2017年的風格:震驚數人。它被稱為“創業時代的黎明”,去年SpaceX成功完成了18次火箭發射,並在48小時內發射了兩枚火箭,Space X也創造了NASA的新歷史,使美國成為了第一個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火箭發射補給任務的國家。

接下來,獵鷹9號火箭將發射

載人版龍飛船,這將是檢驗人類是否能安全被運輸到國際空間站的測試,只要完成 NASA 所規定的的 7 次的測試飛行,那麼 SpaceX 距離“載人發射”就十分接近了。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載人版龍飛船

商業航天聯盟主席在接採訪時表示:“SpaceX將繼續改變太空產業的格局。他們的推出變得越來越常規,我認為這就是我們在這個行業所追求的。”

該公司改變了發射火箭的行業模式,從注重可靠性和成本,到幾乎按需點播。SpaceX正在將日益增長的發射節奏與減少的週轉時間結合在一起——在幾個月的時間裡發射、降落和重新發射火箭。對於獵鷹9號,馬斯克表示,他希望在明年之前將這一轉機時間縮短至24小時。

太空的興奮——新的太空競賽誕生

“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硬件進入軌道,因為硬件是產生收入的來源。可用性是必不可少的,人們忽視了這一點,”著名的太空投資者Dylan Taylor對媒體表示。

今年2月,在獵鷹重型火箭成功發射後,馬斯克表示,他希望展開“一場新的太空競賽”。他認為,這一歷史性的飛行將“鼓勵其他公司和國家”像SpaceX一樣雄心勃勃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SpaceX的競爭對手——聯合發射聯盟——波音公司和Lockheed Martin公司的合資企業——無疑已經開始關注。今年2月,波音公司首席執行官Muilenburg對媒體表示,他認為SpaceX“為太空市場注入了活力”,這對國家來說是件好事。副主席也提到了同樣的“太空的興奮”,她說在過去的幾十年裡已經沒有看到了。

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裡,太空競賽將變得更加激烈,SpaceX的下一個挑戰者很可能是Blue Origin(藍色起源)

Blue Origin由亞馬遜CEO Jeff Bezos創立,目前它的幾個主要項目正投入商業運營,該公司的“BE-4”發動機的測試即將完成,該引擎是Blue Origin業務中雷鳴般的主要產品,BE-4是為Blue Origin即將推出的New Glenn火箭而建的,這是一款預計將與獵鷹在成本和電力上競爭的巨大工具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據報道,貝佐斯已經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來設計、建造和發射這種大規模可重複使用的火箭,與SpaceX和發射系統在2020年開始競爭。

在與波音這樣的老牌公司競爭過程中,SpaceX已被證明是一個勇敢的挑戰者。這兩家公司在為NASA商業載人項目合同的競爭中勢均力敵,該項目將宇航員運送到國際空間站——前者使用的是“星膠囊”,後者則是“龍膠囊”。

在開發世界上最大的火箭的過程中,SpaceX領先於波音公司,而波音公司的高管們,以及Lockheed Martin公司的首席執行官Hewson,一再表示要將馬斯克“打到火星”,Hewson特別指出是他們的公司為NASA建造的探索宇宙飛船。

Hewson在3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第一個登陸火星的國家,我們參與了每一次的火星任務,從第一次開始。”

美國火箭工業再度崛起

SpaceX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正在領導馬斯克到達火星的願景,該公司將會增加BFR系統的產量。SpaceX將在洛杉磯碼頭建造BFR,然後再將其運往位於德克薩斯州的測試工廠,目前正處於談判的最後階段。

數百萬人在世界各地觀看SpaceX發射的實時視頻,但在美國,業界專家經常談論SpaceX的全美供應鏈,從五角大樓到金融分析師,許多人都在宣佈SpaceX將把火箭產業帶回美國

“在過去的15年裡,發射成本一直在增長,直到SpaceX進來,並說,我們可以做得更便宜,”ARK投資分析師斯托爾默對媒體表示,SpaceX的高級副總裁在7月的證詞中告訴國會,“美國實際上已經把商業火箭發射市場割讓給了法國和俄羅斯。”休斯指出,在2013年之前,美國在這個市場上沒有立足之地。

到2017年,SpaceX幫助美國不僅獲得了部分份額,還獲得了全球發射市場的多數份額,並在美國的發射中佔據了超過60%的份額。

馬斯克SpaceX擊敗波音,成為價值280億美元的航空航天巨頭

全球商業火箭發射市場

根據商業載人計劃,SpaceX和波音公司將恢復從美國本土發射美國宇航員到太空的能力,此前數年,美國宇航員在“聯盟號”火箭上花費了大量的資金,向俄羅斯支付了高額費用。

斯托爾默說:“我認為,一旦發射成功,美國宇航員就能在美國的運載火箭上進行常規訪問,這將會帶來多大的影響。”

對SpaceX來說,將宇航員送上火箭是其發展的下一個關鍵里程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