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告訴我們“柔慈”的能量《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老子告訴我們“柔慈”的能量《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七章

這段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的人都說我所說的“道”非常廣大,無所不容且又無形無相,難以具體理解和把握。但正是因為它的廣大無邊,小而芒芥之內,大而八荒之表,無所不包,無所不含,所以它才難以具體理解和掌握。如果可以具體理解的話,它早就瑣碎不堪了。我有三條基本的行為準則,掌握了它就可以保證大道可以順利地貫徹執行。第一是柔慈;第二是儉約;第三是不與世人爭名奪利。保持柔慈,就會由於擔心做不好而全力以赴;保持儉約,天下萬物皆能夠廣泛地為我所用,發揮人或物最大的效用;面對危難身先士卒、率先垂範,面對名利謙恭退讓,這樣就能夠成為民眾的領袖。如果捨棄柔慈而妄逞勇武,捨棄儉約而大肆揮霍,捨棄謙恭退讓而處處爭強好勝,這樣做就會必死無疑。心懷一顆慈愛的心,關懷體貼部眾,士為知己者死,這樣用於戰爭,就會取得戰勝的勝利,用以堅守家園,邊境則會固若金湯。上天要救助誰,就會讓他擁有併發揮柔慈的德行!

老子告訴我們“柔慈”的能量《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七章

一切的紛爭、痛苦、悲傷、鬱悶、孤獨、貧窮、屈辱、冷漠……皆源於我們自己的內心,源於我們對生命本真的認識錯誤,內心有歡喜,你的世界就是歡喜的;內心有痛苦,你的世界就是痛苦的;內心寂寞,你的世界就是寂寞的;內心幸福,你的世界就是幸福的!道和天地無時無刻不在愛護著我們每一個人!世人只有不斷克服自己認識和思想上的侷限性,心懷大愛,謙和無爭地對待世間的一切,才會更加透徹地理解這個世界,自身才會擁有源源不斷的能量和生命力!

老子告訴我們“柔慈”的能量《道德經》的智慧 第六十七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