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5月25日,“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研討會在極飛地理總部召開。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德清縣政府及縣環保局領導在會上發表講話;陶氏杜邦、浙江國遙、中測新圖等合作伙伴以及各地植保站和農機所代表出席了會議,一起探討地理信息數據與精準農業深度融合,共同推進農業信息化、農村地理信息產業化的議題。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極飛地理總部所在的浙江德清地理信息小鎮,由德清縣政府跟浙江省測繪與地理信息局合作共建。截至目前,小鎮已經集聚超過170家地信企業,其中全國百強地信企業21家,已形成了涵蓋數據獲取、處理、應用、服務等內容的完整產業鏈。極飛地理、浙江國遙、浙江中海達,中測新圖,等龍頭企業均已入駐。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德清是中國地理信息產業起飛的地方,也是未來智慧農業發展的新樣板。早期入駐小鎮的科技企業目前已經完成了從0到1重大的跨越”。浙江省測繪地理信息局副局長鮑偉民在會上指出,只有讓北斗RTK等精準地信技術在農村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才能實現智慧農業的大目標,希望像極飛地理這樣的企業可以承載這個使命,成長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科技企業。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極飛地理總經理遊春城介紹,極飛地理自2017年4月1日成立至今,通過部署、架設固定基站,已經為全國20多個省份、近300個市縣的農戶,以及超過300萬架次的植保無人機提供了釐米級高精度的RTK導航服務,直接服務的農田面積超過1200萬畝。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極飛已是中國最大的北斗RTK技術應用商。去年植保面積達到了1700多萬畝土地,今年預估將達到3000~4000萬畝土地,2019年更將超過1億畝土地” 極飛科技創始人、CEO彭斌說。北斗RKT正是當前最為重要的提供精準測量技術之一;他認為,通過“地理信息+北斗RTK”技術,實現農業的智慧化發展也將是一種新趨勢。極飛地理依託極飛科技在商用無人機領域十年來積累的研發和製造能力,融合了無人機、衛星遙感和雲計算技術,擁有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測繪無人機產品和數據處理平臺,助力精準農業。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極飛科技聯合創始人龔檟欽舉例,中國耕地面積佔全球耕地面積不到10%,卻用掉了全球35%的化肥和農藥,浪費率為65%,這些浪費的藥物成為了汙染環境和農產品的“元兇”。而通過基於RTK技術的植保無人機,能夠實現精準噴灑,可以有效降低農藥的使用量,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最大程度降低了環境的汙染。

目前,全球農業都在向智能化、精準化方向發展,節水、節藥技術和自動化施藥技術正在高速發展和普及。通過精準施藥,提高水資源和農化產品的的利用率,從而降低成本、提高作物產量、提升農產品品質,這有助於我國農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農業環境保護,是發展可持續農業的重要途徑。

”隨著消費升級和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推進,還給農業青山綠水,使中國農民生產、生活的環境和質量不斷提高,已經成為新一輪的農業改革趨勢。幾年來,陶氏杜邦一直和極飛共同致力於這方面的探索,未來還會持續深入,我們將利用精準農業技術共同服務消費者和種植者,確保世世代代地可持續發展。“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說。

打造智慧農業新樣板,極飛地理在德清起飛

過去,我們國家農業信息網絡體系設施的不完善,使得信息的採集、處理、分析、分發相對落後,難以滿足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為此,以地理信息技術為依託的極飛地理,落戶德清地理信息小鎮,利用小鎮的產業集聚優勢,與合作伙伴一起致力於精準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以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為農戶進一步降低不確定因素帶來的生產風險,實現農業生產的定位、定量和定時,做到真正的精耕細作,為農民、農村和農業創造更大價值。

微博@極飛科技,有深度的農業科技資訊,歡迎與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