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演習是除了實戰外最能檢驗軍隊戰鬥力的一種考核方式,美軍尤其善於將演習作為提升和拓展部隊作戰能力的重要手段。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自2014年以來持續了4年之久的美軍極地演習——“斯巴達飛馬”( Spartan Pegasus)。

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常雨康編譯整理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2017年2月22日,一股美國傘兵分隊在零下30℃的天氣條件下,降落在阿拉斯加的DeadHorse附近,這裡複雜的氣候條件和危險的自然環境很適合作戰演習。與以往不同的是,當部隊到達地面時,交給他們的演習任務是尋找一顆墜落的模擬衛星。

關於這次演習,來自第40騎兵團的亨德森少校說“這次演習會讓參與人員大開眼界”,他還稱“我們最大的擔心是綁在他們身上的滑雪板和其他裝備所導致的凍傷。”

零下30℃的演習環境,伴隨著寒風的影響,冰冷的裝備很容易對暴露的皮膚造成嚴重傷害。除此之外,這種作戰條件也會影響到武器裝備和車輛的正常運作。從演習目標和環境來看,這場代號為“斯巴達飛馬-2017”的極地演習,展現了美軍對空間安全以及北極地區的重視程度。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美軍在演習之前對跳傘的裝備例行檢查。

“氣候變化凸顯北極圈優勢”

可以肯定是,極端寒冷天氣下的軍事行動對於美國軍隊是十分重要的。多年來的氣候變化在地球兩極附近產生了特別顯著的影響。隨著北極圈的融化加劇,以前無法進入的貿易路線和豐富的自然資源已經成為潛在的閃光點。北極航道將會成為聯繫亞、歐、美三大洲的最短航線,加劇的冰川融化已導致穿越北極航道之一的俄羅斯近海“北方海航道”開通。北極國家,特別是美國和俄羅斯,已經考慮擴大北極附近的軍事能力,以加強對這些路徑和資源的佔有權。

五角大樓在2016年12月份向國會的報告中指出,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調查結果顯示,北極比全球其他地區變暖更快,北極與非北極國家針對北極的航道以及自然資源等經濟安全爭端會不斷增加。

早在2014年,美俄關於北極圈的爭奪戰就已經悄悄拉開了帷幕。

2014年,俄方宣佈將在北極建立一個專門的總部,根據現有計劃在該地區建立基地,接待軍隊、戰機和軍艦。五角大樓對俄羅斯活動的反應是對於北極地區的戰略更新以及增加軍隊的寒冷天氣培訓課程。在2014年2月,美軍第40騎兵團進行了第一次“斯巴達飛馬”演習,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踏入北極圈以內。此後一直到2017年,美軍連續進行了4年的“斯巴達飛馬”演習。在2015年,俄羅斯進行了首次保護北極具有戰略重要性的經濟活動設施的跨軍種演習,參與人員有海軍陸戰隊、摩托化步兵旅北極分隊、空降部隊以及特種兵部門。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美軍將傷員運送到等待起飛的CH-47支奴幹直升機。

“演習格外艱難”

在“斯巴達飛馬”演習中,天氣條件顯得特別殘酷。小型單元支援車(全履帶式鉸接式車輛,用於支持步兵排在北極和高山條件下的軍事行動)的電池無法完成充電;直升機在執行任務的過程中多次迫降;士兵所排出的汗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就會立刻凍結,因為凍傷,部分士兵在演習結束之前就撤離了該地區;阿拉斯加的熊也是演習的威脅所在,在演習中部隊都配發了實彈,用以防範野生動物。

演習的課題本身也是一個巨大挑戰,通常情況下,墜毀的衛星以及無人飛行器往往伴隨著大量的有毒或放射物質。1978年,蘇聯的Kosmos 954核動力衛星墜落至加拿大北部,加拿大方面用了10個月的時間才將全部12段衛星迴收,其中10段有著放射性。從某種意義上講, “斯巴達飛馬”演習是對美國陸軍在極地條件下支援太空作戰能力的一次重要考驗。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空投物資。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美軍在雪地中行走。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執行任務。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跳傘前機艙內情景。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跳傘前機艙內情景。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準備跳傘。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準備跳傘。

不止寒冷!聚焦美軍北極圈“斯巴達飛馬”極地演習!

準備跳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