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手記:姜洋披露中國獨有的穿透式監管 可看穿每個賬戶

一年一度的兩會即召開在即,代表委員已經抵達駐地。筆者有幸作為一名新聞從業者親臨兩會現場,見證這次被稱為改革開放以來會期最長的“兩會”。

肖剛反思“股災”:監管不夠嚴格 有歷史侷限性

對於目前的金融嚴監管,肖鋼表示非常支持。他在回顧2015年股災時,感慨歷史侷限性。

對於資本市場風險防範問題,肖鋼指出,資本市場風險主要是泡沫風險,股票價格和上市公司真實價值相脫離。股票是虛擬經濟,和一般商品價格形成機制不同。如果過大脫離公司價值,那就是泡沫。

對於證券違法違規處罰金額上限的問題,肖鋼表示,這是他在證監會工作時一個苦惱問題。因為法律規定的處罰金額很小,起不到威懾作用。他認為接下來修訂證券法非常有重要,現在必須要依法治市,還要提高處罰金額上線,尤其對於欺詐發行行為要狠狠處罰,因為資本市場核心是信息透明。

姜洋:中國獨有的穿透式監管可看穿每個賬戶

兩會手記:姜洋披露中國獨有的穿透式監管 可看穿每個賬戶

而西方的穿透式監管是看不到單個投資者賬戶,只能通過中介機構去看。西方也想搞中國額度穿透式監管,但是由於制度問題很難推進下去。

“在證券市場上,我們都知道西方華爾街證券公司,他們跟客戶代理以後,交易所只能看到整體賬戶,看不到背後的客戶交易行為,當每一個客戶下單以後,怎麼成交,這個過程有個時間差,有幾秒幾分鐘,這樣成交價和報進去價格會有個差價,華爾街中介就吃掉了這個差價。” 姜洋說,這些華爾街證券公司就成了利益集團並阻擾穿透式監管。1999年美國證監會主席萊維特也想搞穿透式監管,方案提出之後遭到華爾街堅決反對而流產。

筆者查詢資料發現,萊維特在1993年-2001年期間擔任美國證監會主席,他在離任後寫了一本《散戶至上》的回憶錄,細緻入微的描寫美國資本市場的種種問題以及監管中的無奈。他在剛當上證監會主席時躊躇滿志,但是8年下來,他與利益集團以及白宮的博弈中屢屢失敗。這本書揭露了美國當權利益集團漠視散戶利益的事實及成因。

“我們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為人民服務,所以對廣大投資者要保護。證監會在推動穿透式監管後,各方都很支持,我們建立起來從開始醞釀到最終建成,大概花了十多年時間。由大家不理解不認識,到逐步理解認識” 姜洋說。

兩會勞模劉永好:帶來6個提案

新希望集團劉永好作為兩會“常客”可以說是參政議政的楷模。他今年共帶來了6個提案,涉及民營企業在新時期發展、三農、農業現代化等。劉永好表示,農村人口空心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如何留下優秀農村青年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能會花費一些功夫,新希望集團要用5年時間培養出10萬個鄉村技術人員和新農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