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著名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出:“在孩子的幼年時期,陪孩子玩和做手工是兩件最重要的事情。”因為根據她提出的敏感期的觀點,孩子長大後的很多重要的能力,都是在小時候培養的。手腕和手指等小肌肉群的運動,能直接刺激大腦皮層,促進大腦皮層機能的發展和完善。而現在最新穎的手工就是超輕粘土,玩超輕粘土時除了用到手,還會用到眼睛、耳朵、大腦等多個器官,捏粘土的過程是高質量的玩耍,讓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也可以促進孩子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長大後的思維能力、幸福能力、自我調節和社交能力、構造事物能力,跟敏感期引導孩子進行有質量的手工製作活動有很大關係。

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缺乏自信、內向孤單需要粘土來治癒

英國著名教育家羅伯特·歐文指出:“兒童做手工不只是生理層面的作用,手工活動對兒童的綜合能力和心理健康更加重要。”把玩超輕粘土能夠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知,正確引導孩子動手動腦解決手工活動中遇到的問題。使孩子體驗付出後取得的成功,感知自己的能力,增強自信。每次的捏粘土活動相當於一次小規模的實現理想的歷程,過程中充滿各種因素,讓孩子體驗了豐富的場景,帶來更樂觀的生活態度,培養幸福的能力。

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愛發脾氣、不善社交,是因為粘土捏得少

父母都知道琴棋書畫等的藝術能陶冶身心,其實玩超輕粘土也是陶冶身心提高自我調節能力的好方法。如果不知道該如何管教熊孩子。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給他一盒粘土,因為通過安靜耐心地完成粘土作品能提高孩子的自我調節能力。在玩粘土的過程中,除了孩子身心會得到陶冶外,通過手工製作的相互合作,會使孩子更懂得與人溝通,換位思考,促進交往能力發展。

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象力

孩子會在捏粘土的過程中逐漸養成細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越來越精準的抓住事物的特徵。孩子從模仿到創作的做出來的粘土作品,正是創造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在觀察現實事物與創造想象事物的過程中,豐富了孩子頭腦中的聯結,構造事物的能力正是由此產生。

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和其他孩子合作,培養團隊意識

玩粘土時可以一週安排一個時間讓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分享捏粘土,這樣除了鍛鍊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可以讓孩子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還可以鼓勵孩子將自己製作好的作品送給其他小朋友。在節日的時候最適合組織孩子互相製作禮物、相互贈送。

超輕粘土帶來親子教育的全新巔峰

親子教育,除了言傳身教和陪伴,沒有別的捷徑。陪孩子一起玩耍,就是在他們內心播撒幸福的種子。玩超輕粘土一方面可以使幼兒的小肌肉群得到鍛鍊,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幼兒的創造力,樹立自信心。兒童在手工製作的過程中,要調動所有的感官,不僅是左右手的協調,還有手腦配合,通過實操,會有感性認知,從而促使腦進化。所以,快拿起粘土和孩子一起捏出美好的童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