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名的哥千里回鄉收麥,令人動容!

故土難捨,艱難歲月最難忘。今年麥收季節,河南省西華縣艾崗鄉有8900名在外地開出租的“的哥”,紛紛調轉車頭,駛向千里之外的故土參與一年一度的麥收。62歲的閆新雷說:“不回來也行,這幾畝小麥家裡人完全可以收割好,關鍵是自己心思老是念叨這個事,麥收大忙的時候,咱老百姓就該回到家裡收割,不回來心裡不得勁”。他們這是對老家的一種心念,更是對祖祖輩輩所種下土地的心念。”這番“心念”令人動容!

8000多名的哥千里回鄉收麥,令人動容!

麥收季是一年中最忙最累的季節。過去一家一戶的小生產,老少爺們一起上,全靠一把鐮刀,老天有時又不長眼,真不是一般的辛苦。因此那年月要放“麥忙假”,外出的人要回鄉收麥子。這些年由於有了機械收割,回鄉收麥子的人不多了。但是,對於種了大半輩子地的農民朋友來說,無論他們後來去了哪裡,改行做了什麼樣的工作,那份根植於黃土地的土地情結是永遠也揮之不去的。

8000多名的哥千里回鄉收麥,令人動容!

千里回鄉收麥子,經濟上很不划算,也正因此愈發顯得難能可貴。它反映出中國農民骨子裡對土地的敬畏和對豐收的渴望,這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積澱而成的農耕文化的根基。這種情感,在工業化、城鎮化大發展的今天,尤其值得珍惜。

【肥料圈】小圈子大農業 我們為世界種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