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裡人和農村人的這一差異,孩童時代有了

城裡人和農村人的這一差異,孩童時代有了

尼日利亞農村和城市人群的腸道菌群和代謝產物存在差異的原因。

研究者比較了尼日利亞城市和農村地區的嬰兒和成人的腸道菌群,結果表明不僅成年人的腸道菌群存在城市和農村的差異,而且這些差異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了。該研究6月5日發表在《細胞》雜誌上。

意大利波羅尼亞大學藥物與生物技術系的專家Silvia Turroni說:“我們一直認為無論任何地域,嬰兒腸道菌群都是相同的,隨著年齡增長才會逐漸出現差異。但是我們驚奇地發現,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嬰兒的腸道菌群會出現缺失的現象,尤其是它們基本上沒有雙歧桿菌,而雙歧桿菌已被證明是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

先前的研究是將農村生活人群的腸道菌群與歐洲或美國城市居民的腸道菌群進行比較。這項研究的創新點在於它著眼於同一地理區域的農村和城市:該研究中的城市人口來自尼日利亞的四個州府城市和國家首都阿布賈。

“這項研究可以填補人類腸道菌群及其代謝物變化情況研究領域的空白,以及腸道菌群與人口分佈和生活方式的關係。”該文的第一作者尼日利亞伊巴丹大學藥理微生物系的教授Funmilola Ayeni說。

這項研究的創新性還在於,它同時觀察了嬰兒和成人的腸道菌群。出乎意料的是,調查人員發現生活在農村地區的嬰兒的腸道菌群多樣性更高,更像成年人。

該研究中的農村人口是包括Bassa地區在內的一個農業社會中的原著居民,他們食用塊莖、穀物和葉子湯,以及未經處理的水。而城市飲食除了加工食品和處理過的水外,還包含了許多尼日利亞的傳統飲食元素。此外,農村嬰兒斷乳的年齡小於城市嬰兒。

飲食是影響腸道微生物群構成的一個重要原因。研究人員發現,農村人口有較高水平的消化纖維的腸道細菌。通過對代謝物進行分析,他們發現農村人群的氨基酸和生物胺水平較低,這表明其蛋白質的消耗較低。

當然,這項研究有一些缺點。首先,該研究無法確定Bassa地區居民的確切年齡。有關性別的數據也沒有收集到,研究者們無法瞭解男女之間是否存在差異。“儘管如此,研究結果還是值得重視的。像這樣的研究具有很強的進化意義,因為這符合人類歷史上生活方式的進化,從舊石器時代祖先們的狩獵和聚集到小規模農業,到後工業化的西方生活方式。”Turroni說。

Ayeni補充說:“土著居民發生西方疾病的概率較低,我們發現他們腸道內存在特殊的微生物,這有助於我們瞭解導致微生物-宿主關係破裂的機制,加深我們對炎症和免疫失調的進一步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