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要做嗎?聽聽產科專家怎麼說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要做嗎?聽聽產科專家怎麼說

新生兒接受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範圍

新生兒聽力篩查對象主要有2種,一是所有出生的正常新生兒;二是對具有聽力障礙高危因素新生兒。

聽力障礙高危因素

1.在新生兒重症監護室48小時及以上者;

2. 早產(小於26周),或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

3.高膽紅素血癥;

4.有感音神經性和( 或)傳導性聽力損失相關綜合徵的症狀或體徵者;

5.有兒童期永久性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的家族史者;

6.顱面部畸形,包括小耳症,外耳道畸形,顎裂等;

7.孕母宮內感染,如鉅細胞病毒、皰疹、毒漿體原蟲病等;

8.母親孕期曾使用過耳毒性藥物;

9.出生時有缺氧窒息史,Apgar 0-4分/1min 或 0-6分/5min;

10.機械通氣5天以上;

11.細菌性腦膜炎。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要做嗎?聽聽產科專家怎麼說

新生兒聽力篩查時間

初步篩查過程(初篩):

即新生兒生後3-5天住院期間的聽力篩查。

第2次篩查過程(復篩):

即出生42天內的嬰兒初篩沒“通過”;或初篩“可疑”;但屬於聽力障礙高危兒,即使“通過”了初篩,也需要進行聽力復篩。

新生兒聽力發育指標

0-7天寶寶聽力發展狀況:

寶寶已有了聽覺,大部分的寶寶在出生24小時後對聽刺激1-2次就能引起反應,對大人說話的聲音也很敏感。大人在寶寶身旁輕聲說話,觀察寶寶是否會隨聲音變化有不同反應。

8-30天寶寶聽力發展狀況:

聽力發育完全成熟,他會密切注意人類的聲音,也會對噪音敏感。在寶寶身旁說話,寶寶將頭轉向熟悉的聲音和語言。

新生兒聽力篩查一定要做嗎?聽聽產科專家怎麼說

程麗珍主任提醒廣大家長,一些高危因素使新生兒發生聽力損失的比例為2%~4%,如不能被及時發現,不但影響兒童(語言和認知發育、教育、就業、婚育)及家庭(溝通障礙、心理、經濟負擔),還會給社會造成負擔。只有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查才可以早期發現寶寶的聽力損失,給予及時干預和康復,減少其對言語-語言和認知發育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