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有這樣一群90後:他們出身農家,曾走出家鄉,見識過外界的繁華,卻又回到農村當了老師,在簡單的校舍裡教書育人。

看到這樣的描述,你內心湧現出的,也許是“堅守”“奉獻”“情懷”等等標籤。然而,他們的真實處境是怎樣的?他們的到來為農村教育帶來了什麼?

最近,書單的小夥伴冒力和十幾位90後的鄉村教師聊了聊,發現他們多多少少都有些想“逃離”。而背後的原因,也折射出了農村教育的現實之痛。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生於1994年的夢青是我在鎮初中讀書時的學姐,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在父母的要求下,她初三時考了免費師範生,如今已是一名鄉村教師。

“免費師範生”,是國家實施的農村小學教師定向培養計劃,2006年在湖南率先啟動。考取“免費師範生”,不僅學費全免,國家還提供部分生活費,但畢業後必須到農村學校任教,本科畢業生服務不少於8年,專科畢業生不少於5年。

對於奔波勞累大半輩子的農村家長來說,一份穩定的工作,是他們對子女的至高期望。所以政策一出,不少家長都安排孩子報了名。

夢青說:“當時年紀小,沒見過外面的世界,也沒想過要出去看看,農村孩子普遍缺乏自我意識,家人說穩定,我就去考了。”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剛考上縣城的師範時,夢青也沒覺得有什麼異樣。但讀到第4年,她的一些初中同學開始進入大學,她才感受到了強烈的落差:

我第一次去他們學校玩的時候,才知道原來真正的大學有那麼大。在省城四處走走,才第一次發覺家鄉的閉塞,我那些同學們聊天時的話題,已經完全跟我不在同一個世界了。畢業後,夢青按政策約定回了家鄉小學任教,不到20歲就當了班主任。但她告訴我,自己其實並沒有什麼崇高的教育理想,而且現實也令她十分失望:

留在這裡,實在是太閉塞了,沒地方逛街,所有的錢都花在淘寶上,娛樂活動只有散步和聊天。

最重要的是,環境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單純,我們學校也分快班和慢班,年輕的老師一般帶慢班。有時候,你辛辛苦苦把一個班帶好了,剛有點起色,領導就會莫名其妙把你的班給資歷深的教師帶,不給任何解釋。我們這就有老師因為這事兒跟領導發生過沖突。

我真的挺厭倦的,不想窩在這個小地方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

工作後的第二年,夢青就開始準備考研。第一年沒有考上,但她打定了主意,又考了一年,終於考上了省城的大學,離開了農村。

事實上,許多免費師範生都跟夢青一樣,在懵懂無知時,由家人做出決定,之後才逐漸找到自我。有些人讀了一年師範後,又回去讀高中,考大學;有些人師範畢業了,甘願違約,去追求自己的夢想;有些人則像夢青一樣,在工作中,慢慢覺醒,而更多的人,是在去留不決之間掙扎。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你是一名人民教師,你要發光發熱”,餘嬌至今仍然記得崗前培訓時,恩師教給她的這句話。

92年出生的她,從一所二本院校的新聞學專業畢業後,回到家鄉小學做了一名語文老師。

起初,她滿懷激情,想盡己所能,改變農村教育的現狀,給農村孩子更多素質教育的薰陶:她把自己的書帶來給孩子們看,還給他們播放優秀的紀錄片,展示外面那個更廣闊的世界;她還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意識,告訴他們無論何時,當響起國歌,看到國旗時,都要停下手頭的事情,要尊重自己的國家。

餘嬌讓我想起了我高一時的班主任,一位80後的青年教師,他給我打給了一扇窗,帶給了我過去在鄉下從未有過的體驗。他會在語文課上分享《左傳》《戰國策》中的故事,教我們為人處世之道。在講《老人與海》時,他說,即使老人的魚都被吃光了,但是他與鯊魚搏鬥的勇氣才是最可貴的,他鼓勵班上的同學,一定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勇敢地與生活搏鬥。這話我一直銘記於心,影響了我許多決定。

也許餘嬌並不知道,她的那些小小的努力對於臺下那些農村孩子來說多麼重要,但我相信,多年後,一定也會有人像我回憶自己的恩師一樣想起她說的話。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然而,5年過去,餘嬌的激情正被一步步消磨殆盡,她說:

農村的教育環境就是一潭死水,很多人好像在這混吃等死,很多東西都是流於形式。國家推行新課改這麼多年,真正落實的只有城裡,我們這的教研活動,都是由教研組長一人承包,去網上查點資料,應付上面的任務就行了,根本不存在一群人研究、探討這個課該怎麼上,不像城裡的學校,還會評課、賽課。我這兩年在教學上幾乎沒什麼進步。

校領導其實也並不在乎學校成績如何,他們在乎的是如何保證自己的工作不出紕漏,安安穩穩度日,許多年長的老師也是如此。我剛來的時候,有些老師跟我說:“那麼拼幹什麼,不要累著自己,”他們這是在教我們適應這種一潭死水的環境,把我們同化,變得跟他們一樣。

在我們學校,年輕老師就是萬金油,什麼都做,只要跟電腦相關的事情,年長老師都不做也不學,理由就是不會,直接丟給我們。他們好像生活在農村,沒什麼壓力,也沒什麼動力。

我們是有許多新的教育理念,可是根本沒人來指導我們如何去實踐,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感覺自己一直是孤軍奮戰。

所以我特別希望跟你們這些在外面的人交流,讓我接觸到些不一樣的東西,不要繼續荒廢時光。

在和我交流的過程中,餘嬌一直不停地嘆氣,情緒激動,我能夠感受到她那種強烈的失落。現在,她正準備考進縣城的學校,從這個一潭死水的環境中逃離。

餘嬌說:“我是一個重感情的人,在這裡任教4年,環境慢慢熟悉了,也不願意挪窩,我也知道孩子們需要我,我很想留下,可這裡的一切都太令人心寒。”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在這次採訪中,幾乎所有鄉村教師都提到了農村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問題,尤其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爺爺奶奶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你多費心了,孩子就交給你了,我們不會管

婉清是浙江台州的一名鄉村語文教師,她所在的學校,超6成學生是留守兒童:

農村孩子厭學的現象非常嚴重,有些學生已經成為老油條了,你管他罵他都沒有用的。我們這有個很叛逆的學生,打架,逃課,差不多人都已經不在學校了。你跟他講道理,他一點也不在乎,一幅“我爸媽都不管我,要你們多事”的樣子。從小缺乏關愛讓他們抗拒一切教育式的關心

情緒極度糟糕的時候,我就會想,自己這麼年輕,為什麼要在這群被家人都放棄了的孩子身上浪費時間?

除了語文之外,婉清還教著學校的音樂。可是素質教育在農村得不到重視,婉清組織學生參加音樂比賽訓練時,經常有學生中途退出,因為家長覺得這很耽誤學習,很多年長的老師也不支持。

婉清說:“我沒辦法和孩子們建立內在的深層鏈接,我看不到我教的東西有什麼用,有一種石沉大海的感覺。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其實婉清心裡很糾結,她知道,像她這樣的年輕教師對農村孩子來說有多麼重要,尤其對於留守兒童,在某種程度上,他們承擔著父母的角色

我剛來的時候,班裡的孩子都很新鮮,經常會議論我的穿著打扮,可能帶給了他們一些年輕的氣息吧,而且孩子們也更願意與年輕老師溝通,因為回家面對的多是年邁的爺爺奶奶。

我們班上有些女孩子,到了青春期,乳房開始發育了,她們會覺得自己不正常,不好意思,每天含胸駝背的。我上課時發現了,就私下告訴她們,乳房發育是正常現象,要抬頭挺胸的,不要不好意思,還指導她們去買少女文胸。其實這本該是父母做的事情,但他們都不在家,爺爺奶奶也沒辦法及時察覺。

婉清也不知道自己哪天會走,只能安慰自己:一邊先做好手頭的事情,同時尋求新的機會。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雲琪是我這次採訪的鄉村教師中最樂觀的一個。她曾代表90後鄉村教師接受《中國青年報》的採訪,也參與了公益組織“為中國而教”的未來教育家項目,接受國內一流教育專家的培訓。

教孩子一天,想孩子一生”,這是雲琪在培訓中聽到最震撼的一句話,那一刻,她意識到,老師不僅僅要教育知識,更要幫助孩子們建立健全的價值觀,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

有一次班會,我給孩子們分享了我去日本遊學的經歷,告訴他們日本的街道非常乾淨,日本的小朋友也很有禮貌,你們有一天也要出去看看,他們簡直把我當成偶像一樣崇拜。

我還給他們分享我的職業理想,身為教師的神聖感,有些學生聽了後,非常興奮地跟我說,以後也要像我一樣去考師範做老師。這也算是在他們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吧。

在農村學校,年輕教師普遍缺乏職業培訓、提升自己的機會,省裡市裡的培訓名額很少,一般都會分給骨幹教師,能參加的只有縣裡的培訓,但這些往往流於形式,起不到任何作用。

雲琪把自己參加的公益組織推薦給了身邊的年輕教師,讓他們也有機會接受更優質的職業培訓,她說:

我們學校教師隊伍老齡化現象嚴重,50歲以上的佔比超過4成,90後的老師不到10個。要想去影響年長教師的觀念很難,但我可以帶動更多的年輕老師,因為我們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太重要了,我想我們帶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就是“活力”了。

“農村的孩子們需要我,可我卻想逃離”|4個90後鄉村教師的故事

90後正在逐漸成為鄉村教師的主力。

與前輩們不同,在這個信息發達的時代,他們面對著更多的誘惑,也擁有更多的選擇。

說真的,我很佩服這些同齡人。作為一個走出去的人,面對鄉村教育的落後,我更多地是站在一個優越者的視角俯視評點,而他們是真真正正奮戰在一線,努力修補,為農村教育帶來活力。

但在殘酷的現實下,他們過得並不好。事實上,除了物質的匱乏,最讓他們失望的是精神的空虛,以及價值感的低下。

馬太效應在鄉村教師隊伍中同樣存在,教師發展的不公平,將加劇教育的不公平。

中國仍有70%的孩子生活在農村,如果這些90後的年輕教師都離開了,以後誰來教農村的孩子們?

我想,除了“人民教師”的光榮頭銜之外,他們其實只是與我一樣的年輕人,會有焦慮、迷茫、掙扎,希望這樣的採訪,能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關注與幫助。

- END -

廣州青鹿教育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