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空姐滴滴遇害案丨這些兒童安全教育問題,關鍵時刻能救命

近日,“二更食堂”消費“空姐遇害案”,讓這一則社會新聞推向大眾。

在這裡,我不想談案件的責任,不討論滴滴這種汽車共享體制的漏洞,害怕提及作為父母失去子女的撕心裂肺。

我只想借這件事,再次強調兒童的安全教育問題。父母有責任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告訴他(她)們如何識別安全風險,如何求救,如何在危險時保護自己。

反思空姐滴滴遇害案丨這些兒童安全教育問題,關鍵時刻能救命

這些你做對了嗎?

1.不向父母保守別人的秘密

父母要告訴孩子,任何別人對孩子說要保守的秘密都可以告訴父母。尤其是這個秘密使孩子感到害怕或者不舒服。

2.教會孩子說“不!”

父母應讓孩子學會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有人讓他們感到害怕或不舒服,孩子可以勇敢地向成年人說“不!”。必要時,孩子還可以大聲呼救。

3.教會孩子識別安全風險

父母應教會孩子,當他們覺得自己面臨危險時,要選擇立即離開。不管在何種情況下,父母一定會支持他。

4.教會孩子記住必要的求救電話

確保孩子知道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家庭電話號碼和地址。在電話上設置報警快捷鍵,教給孩子在緊急情況下撥打110的方式,讓孩子能夠明確表達“我需要幫助”。

5.選擇一個家庭暗碼

選擇一個暗碼,如“佩奇”、“花仙子”等只告知家庭成員或受信任的人,並告誡孩子不要告訴任何人這個暗碼。還可創建一個書寫代如“00代表被人誘拐”或“01代表有可疑的人跟蹤”,以便孩子在遇到麻煩時和父母聯繫。

6.幫孩子識別可疑成年人的行為

告訴孩子,如果任何一個成年人要求你保守一個可疑的秘密,你完全可以將其告知父母。

7.進行日常安全教育

告訴孩子上、下學和活動時儘可能結伴而行;獨自出去找同學玩時,不要走僻靜、人少的小路;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學不要在路上貪玩,按時回家。

反思空姐滴滴遇害案丨這些兒童安全教育問題,關鍵時刻能救命

如何辨別孩子是否被欺負?

幼兒階段

  1. 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在受到傷害或者被欺負後,往往無法在家人面前進行清晰表達。

    家長們在觀察孩子時,可以多注意孩子身體、行為習慣貼身物品的變化。身體傷痕如果孩子身體表面無緣無故出現淤傷、抓傷等人為傷痕,就很可能受到了傷害。

  2. 睡眠出現問題年紀較小的孩子很容易因為外界的刺激而導致作息上的變化。

    失眠、噩夢、尿床等很可能是孩子遭遇暴力侵害時出現的表現。

  3. 個人物品丟失或損壞如果孩子的鞋子、文具、衣物等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者破損,家長一定要留心。

小學階段

  1. 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發育還不健全,承受能力較低,被欺負後往往會表現岀驚恐慌張的模樣,很容易選擇逃避上學。

    家長應多關注孩子的日常起居、思想變化。自我傷害傾向受到暴力侵害的孩子,在心智還未發育健全的情況下,很可能出現自我傷害或自虐傾向。

  2. 不願意上學瞭如果平時很乖巧、總是準時上學的孩子忽然出現無端逃學、裝病請假的現象,要注意,有可能是在學校被人排擠、欺負。

  3. 上廁所等習慣改變孩子非要回家才上廁所,或是非要回家才使用浴室。學校的廁所、浴室很可能已經成為他在學校受到傷害的暴力場所。

  4. 反思空姐滴滴遇害案丨這些兒童安全教育問題,關鍵時刻能救命

孩子受到欺負後,這些話家長不要說

1。“你倒是說話啊,怎麼欺負你的!我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說?”(孩子心情已經很糟了不想再提那些事情。)

2。“他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我不想聽藉口,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需要的是安慰,不是理性分析。)

3。“你要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問題,我又不能保護你一輩子!”(可是眼下的事情孩子已無法獨立解決,需要家長伸出援手。)

4。“他打你,你打回去啊!怎麼這麼老實,這麼軟弱!”(過於理想化,打架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5。“哭能解決問題嗎?以後遇到這樣的事兒,馬上找老師!”(孩子先來找你,首要是安撫,別隻把孩子推給老師。)

反思空姐滴滴遇害案丨這些兒童安全教育問題,關鍵時刻能救命

青小鹿有話說

“人是善與惡的同體。”面對陌生人永遠不輕易放鬆警惕。因為你不知道站在你面前的,究竟是慈祥的神靈還是偽裝的惡魔。所以作為父母的你,我們不一定能全天候守在孩子身邊,但是一定要對孩子的行為多加註意,教給孩子分辨自己的行為是否危險,以及應該如何去應對。


廣州青鹿教育有限公司,智慧課堂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這裡有最有趣的青鹿人,立志做最好的智慧課堂,挖掘最新鮮的教育資訊,分享你最關注的熱點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