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袁大頭是民國時期主要流通貨幣之一,“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北洋政府為了整頓幣制,劃一銀幣,於民國三年(1914年)二月,頒佈《國幣條例》十三條,決定實行銀本位制度。《國幣條例》規定:"以庫平純銀六錢四分八釐為價格之單位,定名為圓","一圓銀幣,總重七錢二分,銀八九,銅一一","一圓銀幣用數無限制",即以一圓銀幣為無限法償的本位貸幣。根據這一規定,於1914年12月及1915年2月, 先後由造幣總廠及江南造幣廠開鑄一圓銀幣,幣面鐫刻袁世凱頭像,俗稱"袁頭幣"或"袁大頭"。

鑄造跨度從1914年至1951年,總髮行量超過 7.5 億枚。該系列幣分別重26.6克、13.3克、5.3克和2.6克;成色分別為89.1%、84.5%、80.4%和82.5%;該

幣的外環主要是直齒邊,另外,還鑄有少量工字邊和花齒邊。 一: 民國三年簽字版 袁大頭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民國三年簽字版的袁大頭十分珍貴,屬於樣幣一類的,試做了千餘枚。簽字版大頭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判斷真偽:首先要確定是一塊真大頭。再看簽字部分,真簽字版的英文簽字十分的細小,且緊貼齒廓,簽字一般僅有4毫米左右,可以對齊齒廓就會發現簽字長度只有4個齒的長度。其次,簽字版的國號:“中華民國”華字的兩橫,起筆比普通大頭顯得粗壯許多。簽字大頭,仔細觀察其齒廓,還可以發現在環形齒廓上隱約有一個內環(每個齒彷彿都被壓了一半,所有齒均勻的形成了一個內環),簽字部分還要認真觀察有無粘貼痕跡。整個簽字不超過4毫米,均為大寫,且打頭的L.G為其他字母的一倍大小。該幣重量:26.66克 直徑:39.1毫米 厚度:2.4毫米。 二: 如何分清真假“袁大頭銀元” (一):看年號:袁大頭銀元共鑄有4個年號:

看正面:為袁世凱五分側面像,“中華民國三年”,

或(中華民國八年造、中華民國九年造、中華民國十年造)。

背面:嘉禾二本,左右交互,下繫結帶,中鑄“壹圓”二字。

紀年字書不一“中華民國三年”為6字;“中華民國八年造”、

“中華民國九年造”、“中華民國十年造”多出一個造字。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二 ): 同一“民”字書寫不一樣,

“中華民國三年”的“民”字有點;

而“中華民國八年、九年、十年造”的“民”字均沒有點。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三 ): 鋼模製版國別不一樣,

“中華民國三年、九年、十年”銀元鋼模為本國製版,而“中華民國八年造”,銀元鋼模為英國伯明翰造幣廠代制。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四) : 正面內邊齒暗記不一樣,

國內製模的“中華民國三年、九年、十年”的正面內邊齒有暗記,且一致;

而英國制模的“中華民國八年造”正面內邊齒沒有暗記。

具體區別在於:正面內齒是一粗一細。

國內製模在袁像胸襟花飾前內邊齒少“一”細齒,而英國制模卻有這一細齒

論袁大頭的收藏價值及如何辨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